▲中華民國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高靖秋。(圖/記者黃國霖攝)
記者嚴云岑/專訪
2020年國際護理師節正逢南丁格爾兩百歲冥誕,原本預定的千人慶祝大會,卻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改由地方分頭進行。中華民國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高靖秋談及此事未覺遺憾,反而樂見其成,「其實這樣更窩心」。皮膚癌患卸下心防,是她堅守崗位35年的開端;而家人的支持,則是投身全聯會事務的最佳動力。
高靖秋2016年當選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去年再度連任,同時身兼萬芳醫院社區副院長,以及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副院長的她,每天都在醫院、學校與全聯會之間奔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更一度囿於爭取防疫物資與獎勵津貼,只要接獲會員反應,她都盡所能使命必達。
這已經不是高靖秋首次受託「找物資」。2003年SARS爆發後,時任萬芳醫院護理部主任的她,面臨的是第一線照顧與人力安排,但新興疾病加上口罩、隔離衣物資匱乏,一度傳出護理人員拒絕照顧病患。原本院方準備採購布口罩,供開刀房使用,也緊急採購了1000多件雨衣供開刀房應急,所幸只穿了2天,就被政府發現,緊急送進物資,才結束了這場「穿雨衣開刀」的鬧劇。
▲高靖秋經歷過SARS與新冠肺炎,她認為經歷過17年前教訓,此次護理人員相對少了些恐慌。(圖/路透社)
「所以我才說,這次新冠肺炎,反而沒有像SARS時,受到這麼大壓力。」高靖秋分享,2003年是台灣第一次面臨大規模新興傳染病,和平醫院封院帶來的震撼與傷痛,不只病人恐慌,醫護人員也人心惶惶,當時有許多護理人員都在家人壓力下遞上辭呈。
不過,當年的震撼教育,也促成了台灣每年舉辦防疫物資演練的動力。高靖秋說,因為有了17年充分準備,新冠病毒1月底潛入台灣後,醫院馬上組織起同仁生活照顧與病房動線安排,加上政府決策明快、透明,民眾配合度也很高,反而是在全聯會事務上,花上較多時間。
高靖秋分享,此次全聯會主要關心2個議題,一為口罩配置上是否足夠,二為防疫津貼發放是否公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口罩徵用分配之初,優先分配給醫院,在居家護理所、長照之家與診所的護理人員,一度傳出口罩缺,所幸經過與指揮中心、醫師公會和地方衛生所、社會局協調後,一週後終於獲得解決。
而衛福部在SARS期間曾發放給照顧病患的醫師5000元風險津貼,原本今年也將比照辦理,但經全聯會呼籲「醫護風險一致,待遇不該有差別。」衛福部長陳時中也在第一時間從善如流,把每班5千拉高到每班1萬。高靖秋笑道,可能因為津貼一開始就公佈,「這次協調同仁照顧病人,也比較順利。」
▲高靖秋接受ETtoday專訪,談及從業來心路歷程。(圖/記者黃國霖攝)
高靖秋表示,護理人員在台灣,一直是默默付出的群體。在SARS事件爆發後,台灣也經歷過許多重大災變,舉凡八仙塵暴、高雄氣爆、台南大地震、普悠瑪脫軌,第一時間都能看到護理人員奮不顧身投入。尤其八仙塵暴爆發後,許多退休的護理師,也紛紛主動請纓回院照顧病人,「這就是護理的專業與使命。」
「我在護理工作2、30年了,沒有家人支持,真的很難達成。」高靖秋話鋒一轉笑道,許多人對「白衣天使」這個職業都有憧憬,自己卻是聯考誤打誤撞考上,直到畢業後進了臨床,才喜歡上這個職業。
讓高靖秋對護理一行改觀的是位末期皮膚癌病人,因為全身潰爛、發臭,造成同房病人抱怨,院方便將他移到小房間,由高靖秋與學姊負責照顧。最初幾天幫他換藥時,該病患都毫無反應,但她依然持續進行單方面溝通,告知處置流程,經過一週後,病人突然然開口道謝。
▲高靖秋2016年起擔任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至今已過了4個年頭。(圖/記者黃國霖攝)
「當時我們都愣住了,想說病人怎麼突然會講話了?」高靖秋說,也因為病人突然拋出的反饋,讓她知道,「護理真的可以做很多」,也漸漸從工作上獲得成就感,而有時回饋不只來自家屬,在大規模事件爆發後,來自各界的捐贈物資,也都護理從業人員十分窩心。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5個多月,台灣連續28天無本土病例,社區回歸安全,指揮中心也陸續放寬長照機構與加護、安寧病房探病禁令,但醫護人員站在社區把關第一線,進了職場,防護衣、口罩等悶厚裝備依然少不了。
高靖秋表示,疫情爆發以來,許多同仁下班摘下N95口罩,臉上都佈滿壓痕,所幸陸續有業者提供護膚產品,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日前也宣布捐贈旗下自然美保濕精華乳,更大方表示「護理人員只要登記就能領」;萬芳醫院鄰近的餐飲店,也陸續贈送便當、飲料,雖然只是小小的心意,卻讓護理人員感受到台灣社會的溫暖。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日前捐贈護理師公會全聯會自然美護膚產品,只要登記就能領。(圖/記者湯興漢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