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3D圖。(圖/翻攝自unsplash)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新冠病毒起源引發爭議,不過《細胞》旗下子刊《現代生物學》近日發表線上論文,稱去年在雲南猛臘縣獲得的蝙蝠樣本中發現一種新冠狀病毒,該病毒在最長編碼基因區1ab與新冠病毒(SARS-CoV-2)一致性達到97.2%,且四氨基酸插入並非「人工痕跡」,證明瞭新冠病毒起源於自然。
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儘管蝙蝠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的自然宿主,但病毒的起源仍不清楚。在《現代生物學》最新發表的論文中,研究團隊報告了一種新的蝙蝠來源冠狀病毒,命名為RmYN02,是在2019年5月至10月期間從中國雲南省收集的227只蝙蝠的基因組分析中鑑定出來的。
研究顯示,RmYN02和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在全病毒基因組中的同源性為93.3%,在與新冠病毒最接近的1ab基因中的同源性為97.2%。
▲菊頭蝠在中國南方以及整個亞洲、中東、非洲和歐洲廣泛存在。(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然而與新冠病毒相似,RmYN02的特點是在S蛋白的S1和S2亞單位的剪切位點處有多個氨基酸插入。研究團隊認為,這就有力證明瞭這種插入事件在自然界中是可以發生的。數據表明,新冠病毒源於蝙蝠和其他野生動物中存在的病毒之間的多重自然重組。
這篇「A novel bat coronavirus closely related to SARS-CoV-2 contains natural insertions at the S1/S2 cleavage site of the spike protein 」10日在《現代生物學》發表,來自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高等學校新發傳染病病因流行病學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澳洲雪梨大學聯合團隊的研究人員給出了上述結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