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停擺」地球治癒了。(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下,人類活動銳減給了動植物喘息的機會,最新研究顯示,截至2020年4月初,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近似於2006年的水平,日排放量比2019年的平均水平下跌了17%。研究作者指出,這些數字「反映出我們必須根據《巴黎協定》控制氣候變化的挑戰」。
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19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大量人口被要求待在家中和國際邊境關閉,消費率和運輸率都相應下降,來自地面運輸和航空業的排放量分別下降了36%和60%。
▼航空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60%。(示意圖/免費圖庫pxhere)
作者指出,新冠肺炎對今年總排放量的影響,取決於各國限制政策的持續時間,如果在6月中旬前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年度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下降4%;如果在2020年底之前,全球範圍內仍有一些限制政策,年度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會下降7%,
「二氧化碳日排放量較前一年下降17%的情況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研究指出,截至2020年4月初的排放量近似於2006年的排放水準,但幾年的總降幅會低得多,預計僅有4.2%至7.5%,與全球變暖限制在1.5℃所需的年降幅要求相當。
▲北極熊的生存受到極大威脅。(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
作者認為,「這些數字不僅反映過去14年全球排放量的大幅增長,也反映出我們必須根據《巴黎協定》控制氣候變化的挑戰。」而且今年的大多數變化可能是暫時性的,並不反映經濟、運輸或能源系統的結構變化,通過實施與低碳軌跡相一致的經濟刺激政策,仍有機會推動結構性變革。
文章強調,之後各國領導人在規劃疫情的經濟應對措施時,能在多大程度考慮環保因素,甚至是氣候變化的緊迫性,都可能影響未來幾十年的二氧化碳排放軌跡。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