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霸是天生的? 研究指出:跟基因、父母教育程度有關

功課,作業,孩子,家長,教育,親子。(圖/取自免費圖庫libreshot)

▲研究指出,孩童的數學「學習效果」和父母有很大關係。(圖/取自免費圖庫)

實習記者任珈萱/綜合報導

英國近期有一份報告指出,如果小孩和父母的關係互動良好,或是父母的學歷較高,在11歲時,小孩在數學方面會比同儕出色,且在所有影響因素當中,父母的教育水準所佔的重要性最大。

據《每日郵報》報導,研究人員的實驗方法是,爸媽和小孩一起「畫一棟房子」,不過有個規則就是「小孩只能畫橫線,父母只能畫直線」,這也是為了觀察親子之間的互動是否良好,是否有正能量傳遞。那這也分成五級(五分制),第一級就是,過程相當順利,並沒有負能量傳遞;那第五級則是,過程中有很多爭執,不太順利。

學者丹尼爾・艾凡斯(Danielle Evans)表示,「從本質上來說,這是衡量孩子與父母的合作程度,他們如何參與任務和互相幫助,從互動有多積極,以及是否存在衝突的一種量度」。

不過,研究顯示,跟父母的親密度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最主要是要考量父母所受的教育。艾凡斯指出,受過更高教育的父母能提供較多的形式來提高孩子的數學程度,其中基因便是最重要的一環。

研究人員也表示,這個發現可能有助於解決英國的「數學危機」,因為這種危機對成年後,會產生持久影響;因為在英國,大約有一半的成年人,「數學技能不比六歲的孩子好」,只有22%的人,平均擁有16歲的孩子的數學技能。

五分制是什麼?

透過觀察互動,對照以下五點量表,並對衝突程度進行評估。

5級分 - 許多不和與衝突,沒有觀察到互惠,也沒有積極的感覺。

4級分 - 某些衝突是負面的,互惠的情形很少發生,不過偶爾是積極的。

3級分中性 - 氣氛既不積極也不消極,互動平穩。

2級分 - 非常令人滿意,通常是互動是積極的,友好的互動,幾乎沒有任何衝突或負面情緒的表達。

1級分 - 非常友好、和諧也互惠,非常積極和參與,沒有表達負面情緒,也沒有觀察到衝突。

▼專家指出,父母可能給予孩子耐心或學習動力,或提供啟發孩子思考的環境,能有助孩子的數學能力。(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夫妻,親子,育兒。(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