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孝瑋/國王的新衣被揭穿了嗎? 漢光是作秀還是練兵?

2020年07月10日 12:40

▲吳怡農指出漢光演習是作秀,引發支持與反對兩方意見(圖/軍聞社)

 ●施孝瑋/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

海軍陸戰隊在漢光36號演習的事前預校中,在7月3日上午於桃子園海灘進行「突擊艇向岸突擊登陸」的科目,突然遭遇後湧浪,8艘突擊艇有2艘翻覆,並且造成2名自願役士官因嗆傷喪生。

一如近來軍事意外新聞的脈絡,檢討軍方不透明、裝備不佳、科目不理想等指責一時如汗牛充棟,甚至執政黨智庫副執行長吳怡農也跳出來指出國軍演習只有演,只是作秀,缺乏實戰考量,最後在海軍教準部少校教官自殺、總統指出吳怡農發言不盡理想情況後,爭議算是終止。

然而吳怡農一席演習是作秀、造假的談話,倒是引起不小波瀾,許多曾有部隊經驗的民眾,紛紛表達贊同看法。但是國軍的演習到底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這的確和每個人的部隊經驗有關,不可否認軍中為了準備供上層單位視導所需的資料,的確真實性頗有疑義,但也並不能就此全盤否定國軍。

單就演習來講,演習二字本就是演練學習,既然是演練,不可能沒有「演」的成分,可能從想定、戰術戰法、接戰程序都會出現天馬行空地場景或是進行方式,但這也是演習中的一部分,進樣從實從難,也接受一定可行的奇想並驗證其可行性。

▲針對吳怡農的指教,國防部則反駁「國軍從不作秀!」。(圖/軍聞社)

軍事演習實兵驗證,以國軍對外進行的訓練展示,多為「聯勇」、「連興」、「聯信」、「聯雲」等這些演習,主性質是訓練演習,有著固定的科目和模式,利用這些固定的科目和模式,反覆訓練與磨練官兵面對任務與戰場的戰技與反應,將這些戰技與反應磨練成為肌肉記憶,在真正需要派上用場時能不假思索的加以應用,這些演習的確是演大於習,但也不能說沒有訓練的意義和成分。

美軍的演習,以筆者訪問過的串列衝擊、勇敢之盾和環太平洋等系列演習,的確以「自由接戰」的精神為主。以環太平洋演習為例,想定通常設定兩島國,一為民主一為極權,經濟活動方式也以市場和計畫區分,極權計畫經濟國因侵略民主市場經濟國,而美國應聯合國之邀組成多國聯軍介入並恢復原有秩序。

依此每屆環太平洋演習會有類似的場景設定,參演部隊會依照當年派遣部隊的狀況,參加美國所舉行的海上阻絕、聯合防空、聯合反水面反潛、航艦打擊群組成與兩棲登陸反攻。

環太平洋演習不會設定每場次子演習的結果,但是會對各科進行不斷的練習,而這個練習的過程就由指揮官以自由接戰的精神進行。但即便是自由接戰,也只有應對靶艦或靶機才會以實彈進行,一般人員戰鬥還是以空包彈,讓參演官兵能有實際戰場感受但不致造成傷亡事件。

▲ 演習的確是演大於習,但也不能說沒有訓練的意義和成分。(圖/記者呂佳賢攝)

不過以國軍在漢光36號演習於大甲南海灘舉行的聯信操演,的確是「演大於習」的操演,該操演性質是火力展示演習,因此不可能以自由接戰的方式進行。聯信操演模擬攻擊軍進行兩棲登陸作戰,這次新編成的聯兵營就必須在此進行反登陸演練。

反登陸的過程,實際所需時間可能少則數日,多至十餘日都有可能,但是演習不可能讓大閱官在參觀台上連看數日,因此必須將防守部隊的所有動次濃縮在數十分鐘內,這樣對於參謀的要求,雖然不若自由接戰時那樣依照戰場實際變化隨機應變,但對於各參演單位火力協調與次序難度,反而更高。

因為將數日的戰鬥濃縮至一小時內,因此各火力單位的出場次序必定非常緊湊,在緊湊的過程中,每個項次所用時間都必須非常精準,甚至口令都必須事先協調,否則難保如漢光11號演習誤擊靶機事件不會重演,這樣的火力示範演習,參謀壓力之大可見一斑。

並不是不開槍不用實彈就不是演習,國軍有相當多的訓練操演是依照實際需求進行訓練,這一類的訓練,往往無法呈現在媒體面前,也有許多的訓練並非一般基層官兵能體會其真正派上用場時的真正效益。不過既然有演大於習的批評,而國軍的確有火力展示操演作為展示國軍戰力之所需,日本每年都舉行的「富士總合火力展示演習」似乎是個很好的應對方式。

「富士總合火力展示演習」是日本陸上自衛隊年度的火力示範操演,結合陸上自衛隊和航空自衛隊的武器裝備,進行的大型火力展示,而且有興趣的民眾也可以在網路登記抽籤,中籤就可以在指定日期前去參觀,更是個「全民國防教育」的絕佳機會與場景,也不會有演習是否符合真實情境與戰術戰法等批評,值得軍方思考。

熱門推薦》

王志鵬/台灣對解放軍攻台思維勿僅停留在傳統戰爭

►黃澎孝/從桃子園操演悲劇看中共「武統台灣」鬧劇

►鋼鐵軍事小組/演訓零傷亡演習一百分 這觀念對嗎?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防疫新生活!國內旅遊票券特價開賣!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