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社會局長請辭!出面駁斥遭架空:我從頭到尾都沒這感覺

汪星人最愛 擁抱綠意 近公園好宅

▲▼台北市社會局長劉志光,劉志光。(圖/記者楊亞璇攝)

▲台北市社會局長劉志光。(圖/記者楊亞璇攝)

記者楊亞璇/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小內閣又傳人事異動!今年4月1日甫上任的社會局長劉志光,向市長柯文哲以健康因素為由,自請離職,結束短短3個月的社會局長工作。劉志光12日下午出面證實,他大概一個月前感覺到頭暈,初步的檢查是腦血管有一點點狹窄,市長要他好好休息。至於傳出遭架空?劉強調「我個人從頭到尾都沒有這種感覺」。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劉志光表示,因為他自己個人的健康因素,他大概一個月前感覺到有頭暈的現象,覺得不太對勁就到醫院檢查,初步的檢查是腦血管有一點點狹窄,當然就開始做治療,同時這個狀況也有向市長柯文哲報告,畢竟我們政務官對於我們的工作非常的注意,尤其在健康方面。

劉志光說,柯文哲知道之後,告訴他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多多休息,柯本身也是醫師,他自己也是醫師,他們對健康都非常注重,「基本上市長有跟我講說要休息,當然,也許這個動作就是慰留的動作」。

劉志光也說,其實他個人也覺得蠻可惜的,本來要好好把北市弱勢、長照好好的做,但是因為身體健康因素,沒有辦法完成,不過事後跟市長報告,市長也了解到身體是最重要的部分,未來北市有關社會服務跟長照部分,在他有能力的時候,已答應柯會好好的協助北市府。

至於外傳副市長蔡炳坤「管過界」太關注社會局業務,導致劉自覺遭架空而求去。劉志光強調,「我個人從頭到尾都沒有這種感覺」,因為在工作的時候,同仁跟府方的長官對他很支持,當然包括市長、副市長在內都對他很支持,並沒有外界所說的有架空情況。

劉志光表示,社會局做局長、副局長的,都會跟主管有一個群組,他個人也跟所有同仁都有一個群組,或許蔡炳坤先前代理的時候是有群組,但據他所瞭解,蔡現在是退出的。

至於是否蠻多事情不見得自己決定,還要經過副市長?劉志光表示,他個人沒有這方面的感受,因為除了市長跟他有直接的溝通之外,另外副市長也有督導的責任,所以有很多的政策要處理之前向市長、副市長報告,這是應該做的事情,沒有特別感受到有任何的壓力來自於上面。

劉志光表示,自己目前請假中,這幾天有做身體健康檢查,至於辭職生效日,「基本上大概七月中吧」,而代理局長是市長的權責,他沒辦法代市長回答,至於下一步,等自己身體狀況比較好的時候,會回到醫界、學校裡面,繼續做原來還答應其他人的工作。被問到之後考慮回到北市府團隊?劉回應,「如果我身體的狀況可以的話,市長也不嫌棄的話,我想這個是我們每個市民都應該來幫北市市民做這些服務,這是應該的事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劉志光同時也發出聲明稿,全文如下:

這幾天關於我的辭職在媒體上出現很多版本,有些內容連我本人看了都覺得不可思議,也影響社會局同仁與市府長官的士氣,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捕風捉影,我在此鄭重說明。

大約在一個多月前,我出現頭暈狀況,我到醫院檢查後,發現腦血管有狹窄的狀況,醫師建議我避免高強度的工作,以免影響健康。

我的家人非常擔心,其實我的孩子也是醫生,他們非常希望我能夠好好休息,只是我才剛到職,很多業務都在推展之中,當時沒有做最後決定。

但後來我還是有發生頭暈的狀況,再次前往醫院檢查,醫師做了相同的建議。
因此大約在三週前,我向市長口頭報告,市長非常關心,當天我們聊了很多,我還記得他要我找時間多休息,工作不要這麼累、壓力不要太大。

不過幾個星期下來,我覺得不能再繼續高強度的工作下去,因此再度跟市長報告,我們認識很久了,他知道我不是輕易言退的人,而且市長也是醫師,非常了解事情嚴重性,才勉予同意。

這樣的結果實非我所願,三個月前我來到台北市政府,真的很期待讓我的加入,能讓台北市的社會扶助、長照業務推展得更順利,照顧更多需要的人,不過人生就是有這麼多的不確定,即使離開了這個職位,我還是回繼續在能力許可的範圍內幫忙,為台北市政府加油!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感謝川普對台支持 民眾黨今年籌劃訪華府

翁曉玲提案再修《選罷法》! 禁罷免連署「偷跑」

挑戰高雄市長初選? 邱志偉:以後有機會我會承擔

昌赴新北座談 陳世軒:發掘2026人選

美房產2017年已賣掉 沈伯洋嗆賭林沛祥說錯直接辭立委

黃國昌曝2026新北規劃 這3區要有議員

秀吳音寧氣爆後大笑照 凌濤:自證砍預算合理

罷團稱葉元之服務處從沒開門 藍營揭內幕

川普批搶美晶片生意 國科會主委發聲

少近1萬黨員? 民眾黨這樣說

柯爸再傳命危 柯凌晨赴新竹探視

賴清德給氣爆受傷民眾、殉職軍人慰問金大縮水 因藍白刪凍預算

美國務院刪不支持台獨 朱:台灣要穩定兩岸

遭爆美國房產未申報 沈伯洋:2017年回台就把房子賣掉了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