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演習》黃竣民/平時是「雞肋」戰時成「砲灰」的後備部隊?

2020年07月16日 11:10

▲執行多年的「同心演習」教育召集,效率低落且無實質戰鬥力的動員制度,長久以來都被詬病。(圖/翻攝青年日報FB)

●黃竣民/「James的軍事寰宇」粉絲專頁主編。

本週5天「漢光36號演習」的實兵操演,正當國人將關注焦點都放在甲南海灘登場的聲光主秀時,不知道這種造價不斐的煙火秀結束之後,有沒有讓國軍官兵在整體的防衛作戰上激盪出其他思維的火花,還是繼續沈溺於敵軍是完全任你宰割的完美想定中?

這種答案只能從參演的全軍官兵中獲得實際的反餽,至於這種強度的訓練表現如何,有沒有達到政客或國人滿意的標準,或是如同國防部所發布的演習影片喊話,真正用行動證明國軍是最好的軍人、最強的部隊…,就有待國人去評斷。

為了要讓主秀登場單位的武器裝備操作正常,不知已調用多少後勤單位投入大規模整備,以免演習當天發生拖油瓶、掉鏈子的情況,維保作業的壓力可謂相當沈重,但其餘非參演單位的武器裝備,恐怕就只有繼續待料的份,只是不知道這樣急就章的後勤維修成果,究竟在演習結束之後能維持多久?

主要的參演單位如此,更別提經過動員教召程序(「同心31號演習」)編成參演的後備部隊了,也該好好看看他們所操作及使用的裝備吧!

▲國防部為強化後備軍人訓練,今年將列入「行軍」與「宿營」訓練項目,不正是凸顯出以往的教召訓練很鬆散?(圖/翻攝國防部後備指揮部臉書)

還記得先前的國防報告書中還號稱台灣的後備兵力超過2百萬人,在經過美國一番「提點」之後,國防部長5月在國會被質詢時,親口證實我國「可恃戰力」人數約40萬人(除20萬名現役,另有20萬後備軍人可動員)。

國防部長現在務實地將後備部隊的能量下修到只有20萬人,比起先前對外宣稱的230萬人,中間的差距有10倍之譜,這不就擺明著告訴國人,以往的兵力數據長年都只是吹噓而已,一切僅只是美麗的幻想數字罷了。

即便是現在所提出的數字,與實質能具備合格戰鬥力的部隊,恐怕外界會信服的人也不多吧!如果國軍還停留在有「人」就是「兵員」的動員思維,也難怪越來越多人質疑國軍部隊在基本的訓練上越來越鬆散,軍事訓練役如此;更別奢望要經過動員教召才編成的後備部隊了,看來當「砲灰」的角色也真是名符其實。

▲部隊動員編成的基本精神,若還停留在19世紀的思維,這樣七拼八湊出來的雜牌軍,難怪戰鬥力向來都不值一提。(圖/後備指揮部)

早在民國90年,監察院早已針對後備部隊的戰力調查提出報告,並直接指出其作戰能力不足,戰時無法有效銜接,並以此對國防部提出糾正案。當年檢討後備部隊所暴露出的動員制度與相關政策規劃,因未能順時應變、調整思維,已達不容忽視的程度,而現在又已經經過了快20年,看看目前的後備部隊實況,教召過的役男不知道感受如何?

是已經有大破大立、煥然一新,還是一樣停留在老狗玩不出新把戲的程度?難道國軍不理解當前軍事事務的演進,是光站在原地不動就會落伍的嚴峻局面!

話說,如果目前我國後備制度的基本精神,仍然還延續十九世紀歐洲傳統的後備動員制度,那真不知道後備連年出國考察日本、新加坡、瑞士、以色列、英國、美國…等國家的機制的實質效用為何,如果都是長年以來國人眾所皆知的問題,或是上網就可以瞭解國外制度的內容,編列這樣無效考察的預算,也難怪會遭致廣大的抨擊,因為經過這麼多年看來,後備部隊的戰力依舊是在低檔徘徊。

▲喧騰一時的「假日戰士」訓練成效不如宣傳般預期,現在看起來似乎又遭遇瓶頸。(圖/軍聞社)

日前三軍統帥也在公開場合表示,即將對後備部隊進行三項改革,這些包括:「建立常後制度」、「建立後備動員合一」和「跨部會合作」。願景說得很美好,但是如何執行跟會維持多久,恐怕才是大家關注的問題。不過這樣的宣示,對於國內目前的現狀能產生多大改變,光舉次級裝備如何改善,就已經是國內後勤很大的挑戰,就先別提部隊如何在短短幾日內,就能完成臨戰訓練投入作戰。

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國內、外近期對於台灣後備部隊實力堪慮的討論熱度空前,已經引起高層的關注,不僅僅是「無兵可用、有兵誤用」的層次差別,而是「有人無裝,有裝沒訓、訓而不專、專而無用」的連鎖窘況。畢竟國家戰略既然是全民防衛動員的整體戰,後備部隊的角色與功能,的確已經到了必須大力轉型跟提升的地步。

▲後備部隊無法獲得像樣的武器裝備,因為第一線的野戰部隊都感不足,如何配給後備部隊使用。(圖/黃竣民攝)

對於後備這樣幾近乎是雞肋的編制,平時花費大量時間、經費於民事交際的工作,卻淡薄於戰訓本務的反差(從官方社群軟體中,幾乎甚難找到有關部隊訓練的正務在宣傳),此類單位的存在價值當然日益受到爭議。

再者,戰爭型態的轉變,不若傳統戰爭的發動前會有多般徵候可循,如果情報無法做出判斷,對於台海一旦面對猝然發動的戰爭,早已沒有預想中可供事先動員人力、物力的反應時間,那從「雞肋」單位轉變成為戰場上的「砲灰」部隊,結局應該也都差不多!

俗話說:「作戲作整套,謊言才牢靠!」如果台灣的後備部隊再如此下去,以後千萬不要再告訴國人:教召達編率接近100%;實彈射擊從6發增為21發、合格從3發提高到4發;課程增加「行軍」與「宿營」的訓練項目…這些讓敵人或外軍乍聽之下都想苦笑的官方回應,不正凸顯出軍方數十年來的後備部隊動員教召訓練,其實根本就只是停留在辦家家酒的等級?

然而軍方卻從不告訴國人,動員教召部隊使用的裝備是多次級?教召員各項鑑測不合格會怎樣?動員教召的部隊如果不具備所望的戰鬥力,又會被上級如何處置…?試問,這些被動員而來參加教育召集的人員,難道會不知道後備部隊的裝備等第與訓練強度?

▲如不摒除有人來報到、就有戰力的迷思,後備動員的訓練將永遠停滯不前。(圖/軍聞社)

當國防預算有限,且必須大量投注於採購新武器的方向無法改變時,連常備部隊都不斷面臨裁撤、縮編的下場,而如果還要將有限資源耗費於後備這種明顯無實質戰力的單位上,繼續沈醉於「數大便是美」的陳腐觀念,那不正是成為繼續稀釋國軍有限資源的幫兇?或許是到了該痛定思痛的關鍵時刻,只能誠摯地希望三軍統帥提點的宣示項目能夠及早實現啊!

熱門推薦》

►王志鵬/台灣對解放軍攻台思維勿僅停留在傳統戰爭

►黃介正/美中台軍演 「演很大」也要「想清楚」

►張競/空勤加薪係治標 發展專業乃治本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防疫新生活!國內旅遊票券特價開賣!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