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生館採樣魚類與海龜糞便中發現,95%魚體內有平均約5個微塑膠。(示意圖/記者周宸亘攝)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今(16日)舉辦「海廢塑膠生物圈」記者會,提到每年未妥善管理的塑膠進入海洋的數量約800萬噸,根據海生館研究,目前墾丁沙灘上每公斤平均約有200個微塑膠,多是肉眼無法看見,採樣的魚類與海龜糞便中發現,95%魚體內平均約有5個微塑膠,呼籲各界重視。
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暨海洋中心終身特聘教授龔國慶指出,海洋大學與海洋中心使用海研二號研究船在東部海域現場調查,發現原本相當純淨黑潮,每1000公噸黑潮海水含有約50片1-5毫米大小塑膠微粒,尤其當黑潮流經台東後,塑膠微粒的含量會增加5倍。
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暨海洋中心助理教授許瑞峯說,浮游植物所分泌胞外聚合物,會附著二氧化碳與微生物逐漸沉降到海底,成為海底生物食物,或封存二氧化碳。海洋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2019與2020年研究發現,奈米級大小的塑膠微粒會使胞外聚合物,分泌出更多更粘的物質,可能會加速浮游植物、浮游生物與海洋生物的糞便顆粒,甚至海水中其他污染物的聚集,形成不純淨的「海洋雪花」,若塑膠微粒改變海洋雪花的宿命,將使海洋調節氣候與生態的功能受到影響與衝擊,最終造成人類健康風險。
▲「海廢塑膠生物圈」記者會呼籲,應投入更多研究,才能面對海廢塑膠風險。(圖/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提供)
海洋生物博物館副館長暨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陳德豪則提到,國外研究已指出海廢會形成新的棲地與微小生態系,還會隨著洋流和潮汐漂流到他處,成為新細菌跟抗病菌傳播途徑,但仍需要後續研究才能得知,抗病菌與細菌可存活在塑膠微粒的時間。
陳德豪表示,根據海生館研究,目前墾丁的沙灘上每公斤平均約有200個微塑膠,多是肉眼無法看見。在海生館採樣的魚類與海龜糞便中發現,95%魚體內有平均約5個微塑膠,但海龜糞便中百分之百存在海廢塑膠垃圾,顯示海龜攝取風險更高,但目前尚未確知塑膠微粒對魚及海龜的健康影響。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何攖寧指出,每年未妥善管理的塑膠進入海洋的數量約為800萬噸,其中亞洲地區佔86%。塑膠微粒因其難分解的特性會附著許多物質,包含抗病菌、病原體,形成一個濃縮球。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暨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總計畫主持人周桂田最後呼籲,面對塑膠微粒風險,應投入更多研究,才能對海廢塑膠風險有更妥善的管制政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