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海研1號」交船了!預計年底首航關島 研究海洋大氣觀測與颱風

2020年07月21日 12:32

▲「新海研1號」空拍畫面。(圖/科技部提供)

▲「新海研1號」空拍畫面。(圖/科技部提供)

記者楊絡懸/台北報導

台灣全新國家海洋研究船隊來了!科技部21日表示,基於推動改善國內海洋研究環境,強化海洋共用平台,推動研究船汰舊換新,籌建3艘新研究船。2019年「新海研2號」及「新海研3號」竣工,於11月進行交船典禮;「新海研1號」也已經完工,21日在台船基隆廠舉辦交船典禮。

科技部說明,從今天開始,3艘新研究船將成為台灣重要的海洋科學研究基礎平台,這3艘新建的海洋研究船及勵進號研究船,將組成新的國家海洋研究船隊,響應政府「向海致敬」政策,以海洋國家為核心目標,結合海洋、大氣、地質、衛星等跨領域研究,提升帶動海洋探測技術,培育新一代海洋科研人才,促進海洋永續發展。

「新海研1號」研究船具備逾40天油水及食物的遠洋研究能力,該船配備船首氣象塔、動態定位系統、單音束科學魚探測深儀及淺海、深海多音束測深儀及水下定位系統,可進行海上定點及精準的水深與地形研究。科技部表示,「新海研1號」預計年底首航關島,也計畫開闢帛琉航線,進行海洋大氣觀測,包括西太平洋颱風生成區、馬里亞納海溝、北赤道洋流等研究。

▲「新海研1號」交船典禮。(圖/科技部提供)

▲「新海研1號」交船典禮合影。(圖/科技部提供)

▲「新海研1號」交船典禮,總統蔡英文致詞。(圖/科技部提供)

▲「新海研1號」交船典禮,總統蔡英文致詞。(圖/科技部提供)

科技部指出,未來「新海研1號」的研究特色將以大氣/海洋的聯合觀測為主,並規劃建立大氣/海洋聯合船載氣象雷達及海氣象浮標觀測網,進行有關中光層及海底生物與生態等研究。新海研1號將由現有海洋研究船的管理營運學校「台灣大學」繼續管理營運。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研究對台灣社會安全、防災及海洋產業的永續發展極為重要,科技部長期推動海洋研究,隨著海洋研究船規模擴大,未來海洋研究的發展方向將以大數據整合、深化區域研究、擁抱藍海等3大主題,透過現代化觀測儀具建立海象浮標陣列科技。

此外,科技部也將聚焦於氣候變遷下海洋酸化、食物鏈、生物幫浦的衝擊、海洋碳、磷、氮循環研究,運用海洋脈動,促進生態系統永續發展;以及利用海洋觀測網提升天然災害預警能力,建立台灣在西太平洋島嶼的科學研究上的關鍵地位。

▲「新海研1號」空拍畫面。(圖/科技部提供)

▲「新海研1號」空拍畫面。(圖/科技部提供)

▲「新海研1號」空拍畫面。(圖/科技部提供)

▲「新海研1號」預計年底首航關島,也計畫開闢帛琉航線,進行海洋大氣觀測。(圖/科技部提供)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