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薩湖周圍漁民皆無魚可捕。(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編譯
位在柬埔寨境內的「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淡水湖,也是當地漁民賴以為生的湖泊。不過,洞里薩湖的水源今年卻遲遲未上升,導致漁民生計受到嚴重影響,專家研判,這一切可能都和中國大陸建造的11座水壩有關。
根據《路透社》報導,湄公河的水已經連續第2年延遲回流,嚴重擾亂當地漁業,影響100多萬人的糧食供。柬埔寨國家湄公河委員會(National Mekong Committee)副秘書長薩拉武(Long Saravuth)表示,這一切可能都和上游中國的11座水壩、寮國的2座水壩,還有乾旱季節有關,「預計回流會在8月出現,從現在開始,回流的時機可能會與過去大不相同。」
▲「洞里薩湖」遲遲未等到湄公河水源回流。(圖/路透)
▲「洞里薩湖」周圍居民的生計受到嚴重影響。(圖/CFP)
每年枯水期時,洞里薩湖(Tonle Sap)的水會經洞里薩河注入湄公河,等到6至10月的雨季時,湄公河的河水就會回流,重新注入洞里薩湖,此時湖的水深可達9公尺,加上湄公河水帶來的沖積物質,讓魚類能夠在洞里薩湖繁殖,也成為當地居民賴以為生的資源。
儘管中國與寮國皆表示,水壩帶來龐大的經濟利益,並且能夠調節水流,有助於防止乾旱與洪水。不過,當地漁民Khon Kheak說,現在漁獲短缺,讓他一天只賺3美元(約台幣150元),根本無法養活一家六口;另一位漁民San Savuth只能被迫到55公里外的城市找工作,「我們什麼也抓不到,沒有水就沒有魚。」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