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圖/中研院/資料照)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疫苗到底怎麼做?難在哪?」疫情改變人類社會,有人寄望疫苗解決醫學困境,有人求助信仰度過生活難關,人類一次次大戰疾病,究竟發展出哪些抗疫手段?中央研究院今年跨縣市科普演講「中研講堂」即將於15日在彰化鹿港開講,由專家分享研究成果,聚焦疫苗製作以及當人類面對疾病時如何發展信仰儀式安定民心。
中研院指出,今年首場「中研講堂」主題皆與疫情有關,邀請民眾和研究人員面對面聊科學,希望藉此開啟大家對於科學知識的興趣,以全新視野看待世界。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長聘副研究員胡哲銘將從生命科學角度出發,分享中研院如何利用奈米技術「模仿病毒」製作疫苗。近代史研究所康豹特聘研究員將從人文社會科學角度分析,當人類面對疾病肆虐時,如何發展信仰儀式安定民心。
▲中研講堂。(圖/中央研究院提供)
中研院說明,胡哲銘主要關注奈米科技在生物醫學上的應用,包含強化現有藥物與疫苗製劑,達到更高的效能與安全性,以及研發新型奈米製劑,治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傳染病。曾獲科技部未來科技突破獎、中華民國生醫材料及藥物制放學會傑出年輕學者獎等獎項。根據2019年統計,其研究成果在同一學科領域中被其他研究者引用的次數排名高居全球前1%。
康豹則研究領域包括近代中國和台灣的宗教社會史,擅長以跨學科的方法綜合歷史文獻和田野調查。研究成果不僅發表在許多學術期刊,更出版《台灣的王爺信仰》、《染血的山谷——日治時期的噍吧哖事件》及《從地獄到仙境-漢人民間信仰的多元面貌(康豹自選集)》等專書。
中研院指出,「中研講堂」即日起開放網路報名,無法親臨彰化場參與的民眾,可至中央研究院臉書、Youtube頻道收看直播。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