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篩檢」成本高又沒效益!李秉穎談「200%反對原因」:反成防疫黑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圖/記者宋良義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圖/記者宋良義攝)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近期發生日籍女學生、泰籍移工自台灣返回母國後以及比利時籍工程師返國確診COVID-19陽性,有不少人呼籲台灣要實施普篩。對此,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今(6)日表示,若要實施入境時篩檢不僅不符成本效益,若是潛伏期較長的人,經過入境普篩就放行,反而可能成為防疫破口,這是百分之200反對的主要原因。

李秉穎指出,全民普篩有兩個,一個是抗體檢測、一個核酸檢測,其中抗體檢測很多成本,針對入境旅客做普篩,不僅要花很多錢,還只能偵測「最近感染」,潛伏期長的根本抓不到,因此入境篩檢是絕對沒有效益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806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圖/記者宋良義攝)

▲李秉穎說明全民普篩的成本效益。(圖/記者宋良義攝)

PCR核酸檢測不是便宜的事情,每做一個要幾千塊,指揮中心評估每天所有入境都要篩檢的話,每日至少要花420萬,尤其去看現在有做入境篩檢國家如日本、泰國、冰島及香港等,疫情反而相對嚴重。

▲▼0806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圖/記者宋良義攝)

▲普篩成本有算過一天大約要420萬。(圖/記者宋良義攝)

李秉穎進一步提到,若縮短隔離期到5天或是7天,背後其實還有一個很大黑數,可能之後才發病,之後才能核酸檢測出來,若經過潛伏期開始散播病毒,入境篩檢反而製造「防疫黑洞、漏洞」,潛伏期長的人沒有被抓,又縮短居家檢疫的時間反而真的會造成破口。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圖/記者宋良義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圖/記者宋良義攝)

另外,李秉穎也談到未來藥物、疫苗的龐大費用,他強調,將來要跟人家搶抗病毒藥物,藥物非常昂貴,有錢還不一定買不到,疫苗更需要更大的經費,花很多經費,就要達到可預期效果,因此入境篩檢或是居家隔離前篩檢,是必須花很錢,每日420萬,但是沒什麼效益的。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