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主「攻」,中醫主「守」,中西合療可助癌症患者順利完成放化療程。(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多數的癌症患者都得面臨化學治療,但有不少人聽到化療就害怕,甚至放棄治療。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腫瘤中心主任賴東淵教授表示,中醫認為,生病前每個人體質基準不同,接受同樣的化療或放療,會有嚴重程度不一的副作用產生。這時可藉由中西醫合療,西醫主「攻」,中醫主「守」,為癌症病人調理體質,減輕癌症術後放、化療副作用,讓患者能夠順利完成療程。
「其實化療藥就是有毒性的藥物。」賴東淵教授解釋,化療目的是要殺死快速生長的癌細胞,在殺死癌細胞的過程中,確實會傷害健康的細胞。癌症病患在化療過程有噁心、嘔吐、食慾變差、白血球與血小板降低、貧血等反應,放射線治療及化療後出現失眠、胃口差、口乾舌燥、疼痛症狀,能透過中醫治療改善。
中醫在治療癌症時分為「扶正」與「祛邪」兩個方向。賴東淵教授表示,「扶正」是指扶助機體的正氣,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邪、抗病能力的一種治療原則,主要適用於虛證,即所謂「虛則補之」。扶正是對虛證選用具有補益、強壯的方藥,來調補人體接受化療後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不足,調動機體的抗病力,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病情穩定性。另外一方面則是直接針對病灶與病因,以中草藥、針灸等方法來抑制或消除腫瘤生長的「祛邪」手段。
賴東淵教授表示,確診的癌症患者若需手術切除腫瘤或器官,將嚴重耗傷體內氣血,中藥在術前使用有助提振精神,術後則加速復原。而化療或放療的副作用較強,中藥調整免疫的補益之劑,能發揮「增免減毒」的作用,一方面增加治療的免疫力、提高療效,一方面修復受損的正常細胞,將放、化療的副作用降到最低,讓患者有體力完成既定的療程,以達到治療的最好結果。
抗癌過程就像是一場艱辛的拔河比賽,藉由中醫的調理,有助減輕患者接受治療的副作用,提升生活品質。賴東淵教授表示,中醫認為,大多數癌患者體質濕熱,化學或標靶治療屬於熱毒,常造成患者噁心、嘔吐、腹脹、腹瀉、口乾舌燥等症狀,中醫會按照每個人不同的體質、不同的證型、不同的病程,加上搭配目前正在接受的西醫治療,不同的症狀量身訂做中草藥配方,降低化療、放療、標靶療法的不舒服,提高整體的治療成效。
「無毒的抗癌治療是不與癌鬥要與癌磨,因此癌病並非眾病之王,要當作慢性病來系統治療,不與癌拚搏而是要跟它和平共存。」賴東淵教授也提醒癌友,除了治療,適當的飲食與營養,充份的休息、減輕疲倦、適度的工作和運動均有助於良好生活品質的改善。同時詢問合格的中醫師,中西醫攻守併治對於緩解放化療副作用是一大福音。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