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俊宏/綜合報導
彰化縣衛生局與台大公衛學院攜手合作,6月11日啟動「萬人血清檢測」,已經檢驗近3000人,發現部分受檢者血液抗體呈陽性反應。對此,重症醫師陳志金今天(9日)提出他的「兩種回應」,以及該研究「一個非常重要提醒」。他也強調,這次驗出有陽性抗體的人,因為不具傳染力,所以不會匡列任何接觸者,「對你我的生活一點影響都沒有!」
▲現在搭乘大眾運輸仍得戴口罩。(圖/記者林敬旻攝)
陳志金今在臉書表示,你對媒體報導「彰化萬人血清抗體調查 ,社區確有隱形感染者」感到擔心嗎?他認為,這是一個研究,應該對於費心思去做這樣研究的科學精神給予肯定;但學界也同樣會以「嚴謹」的態度,去看待這個研究的方法設計,包括用幾種方法去確認抗體的存在?如何處理偽陽性的問題?結果如何解讀?
陳志金指出,嚴謹負責任的研究應該是要等「完整」的報告出來以後,再公布讓學者一起討論,最好是有先經過同儕的審查;針對「透露部分資訊」的報導,大部分的專家通常都只能回應「等完整結果公布再來討論」,以免「斷章取義」、「錯誤解讀」。
▼彰化衛生局與台大公衛合作, 6月啟動萬人血清檢測。(圖/資料照)
陳志金說,這份研究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是,「這個研究的結果只能告訴我們,在3月、4月的時候,台灣社區的部分狀況,而不是台灣現在的狀況」;因受試者是在6月抽血檢測抗體,IgG抗體是在感染後大約6周產生,所以一個人的抗體陽性的話,回推就是他在3、4月曾經感染過。
陳志金表示,3月初到4月中正是台灣疫情的高峰,也出現一些感染源不明的個案,所以,現在「回頭看」當時的感染人數,的確是有可能會出現「漏網之魚」的,這是很合理的。
「但是,在全國大家都配合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之後,我們也把這波疫情控制下來了!」陳志金認為,這些「漏網之魚」估計數量不會太多,不過,數量太大,專家就會懷疑它的合理性!
陳志金說,他的看法是「數量越大,代表我們的防疫就真的越了不起」,因為國人在之後的防疫政策的配合奏效,把疫情控制下來了,沒有造成大規模的感染。
▼陳秀熙說,目前已經檢驗近3000人,且4族群都有部分陽性結果,顯示可能有潛在感染。(圖/記者洪巧藍攝)
陳志金表示,所以不必等正式報告,他的回應就是這兩者之一,「喔,當時的確有一些漏網之魚啊!不過數量沒有很多,還好我們網子補得快」;或是「嘩!原來當時的漏網之魚還不少啊!我們的防疫真的很了不起,竟然沒有讓疫情擴大!大家值得給自己一個熱烈的掌聲!」
陳志金指出,然後,一定要再加上這句「感謝國人當時的配合,也請不要鬆懈,繼續做好防疫。」他強調,這次驗出有陽性抗體的人,因為不具傳染力,所以不會匡列任何接觸者,「對你我的生活一點影響都沒有!」
台大公衛學院與彰化衛生局合作,6月11日在彰化啟動「萬人新冠病毒血清檢測」,了解各族群、年齡的抗體分布情形及社區感染程度。台大公衛系教授陳秀熙8日受訪時表示,目前針對確診者、接觸者、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及健康照護人員等4大族群檢驗近3000人,初步發現部分出現陽性反應,「當地可能有潛在感染」,但實驗室最重要的測試結果還沒出爐,還沒有比例數據。
▼莊人祥表示,還需評估該檢驗的試劑敏感性、特異性,加上疾病盛行率低,存在偽陽性的風險。(圖/記者徐斌慎攝)
陳秀熙說明,這次萬人檢驗結果不只有快篩,還有針對NT抗體等中和抗體做確認,如果驗出中和抗體,意味著免疫細胞受刺激後產生,代表具有免疫力。他並進一步對外強調,血清抗體檢驗是檢驗過去感染狀況,和目前疫情無太大關連。
對此,衛生局長葉彥伯8日則回應,調查預計檢測萬人,目前已完成4000多人,期中報告將在8月25日出爐,公布檢測的4000至5000人的初步結果,「若結果都呈陰性,有需要期中報告嗎?」以這樣的的樣本數就具有代表性了,進一步的完整期末報告估計9月將完成。
葉彥伯說明,因檢驗對象中有確診個案,有產生中和抗體仍是好事,代表有保護效果,也就是將抗體放進病毒可以抑制、甚至消滅病毒,意味著「疫苗會有用」,而不是多少人有抗體。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還需評估該檢驗的試劑敏感性、特異性,加上疾病盛行率低,存在偽陽性的風險;初步瞭解,檢驗對象都屬於高風險族群,確實可能出現抗體存在,這些陽性者可能真的是個案,因症狀不明顯沒有被偵測出來,等待相關研究結果進一步釐清。他也強調,若有出現陽性個案,經過長久時間已無傳染力,民眾毋須太過恐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