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
國內兒童受虐事件不斷,其中並發生不幸案例,屏東縣雖無兒虐致死個案,但強化兒虐案件中第一線員警之判斷及應變作為相當重要,屏東縣政府警察局今10日特邀尹莘玲醫師,講授兒虐驗傷辨識的技巧及經驗,讓在場的處理兒虐案件第一線員警、社工、鑑識人員等人員獲益良多。
▲尹莘玲(中)與局長李文章(右)。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指出,台灣每年將近有9000名兒童或青少年受到身體、精神、性、疏忽等不當對待。2017年疑遭受不當對待的兒童少年保護通報案件達5萬9千912件,2018年是5萬9千915件,2019年更高達7萬3千973件,平均1天就受理176件兒童少年保護案,相當驚人。
曾任屏東及高雄地檢署法醫,現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法醫病理科主任尹莘玲,有「尹柯南」之稱,從事法醫11年,解剖過2千多具屍體,堅持以證據及專業說話,在她心中最放不下的是好幾個嚴重受虐致死的兒童,因此她重回醫院致力於兒童驗傷工作,並成立「兒童驗傷醫療整合中心」,在專業領域拯救受虐兒童。
在「兒童驗傷醫療整合中心」中,她持續創新及精進各種驗傷技巧及高科技儀器,自製各種傷痕模型及驗傷尺,並努力宣達兒虐驗傷知識,「只因不願再看到有孩童受虐」。尹莘玲醫師以女性溫柔而堅定的態度,拯救無數受虐致死的無辜靈魂,更讓她榮獲衛福部紫絲帶獎、醫療奉獻獎等殊榮。
尹醫師在演講中,詳細講述兒虐常見方式、受虐傷表徵及如何從瘀傷去推論受傷時間等,讓在場人員受益良多。
局長李文章表示,遇兒童少年保護案件,第一線社工、員警、法醫及檢察官扮演關鍵角色,一旦誤判,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因此第一線執法同仁對於兒虐受傷型態的辨識,需具備專業的訓練及判斷,即時阻絕憾事發生,讓屏東的孩童都能平安長大。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