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醫院最近正式啟用率先引進之「全自動盒裝調配機」,讓病人可以取得原包裝藥品,幫助提升民眾用藥安全。(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成大醫院最近正式啟用率先引進之「全自動盒裝調配機」,讓病人可以取得原包裝藥品,幫助提升民眾用藥安全,也讓藥師能有更多時間發揮專長照護病人。
去年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之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98期「藥品斷捨離」一文中,提醒民眾收納藥品應連同原包裝、說明書及藥袋一起保存,以利辨識及使用前參考用藥資訊,可見「原包裝給藥」對民眾用藥安全真的非常重要。
成醫藥劑部鄭靜蘭主任指出,門診藥局開始啓用盒裝調配機初期,常有領藥的病人回應「我領的口服藥怎麼和以前不太一樣呢?」經藥師解釋後,病人會說「哦!原來都一樣,只是現在連藥品外盒都一起給我了,這樣可以讓我看到更多藥品的資訊。」顯示國內民眾已有概念想得到完整藥品資訊。
沈孟儒院長表示,民眾用藥安全一直是成大醫院的宗旨,院方全力支持藥劑部推動藥局自動化作業,如住院藥局已啟用針劑調配機,讓藥師能有更多時間發揮專長於照護病人,這次再規劃推動了門診藥局的【全自動盒裝調配機】。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從2010年就已開始推動「原包裝給藥」,成大醫院藥劑部也一直努力推動「原包裝給藥」,惟主要靠人力調配。在沈孟儒院長支持下,今年3月從國外引進自動盒裝調配機,4月順利上線。目前盒裝調配機共放置250種品項,從接收處方至落藥平均約16秒,由事務員協助傳遞藥籃讓「藥來找藥師」,突破傳統「藥師找藥」的作業。
鄭靜蘭主任表示,在藥品大部分以30天為單位包裝的歐美國家,盒裝調配機的「原包裝給藥」早已行之有年,但台灣各醫學中心卻遲遲未引進,可能與國內醫療體制病患回診以週為單位,慢性病回診以4週、28天為主,但並非所有的藥商會以「週」或「4週」的包裝供給醫療院所。成大醫院就有41項非28倍數包裝的藥品需進行預包後,才放入機器。
為了發揮盒裝調配機的效能,除了慢性病之口服藥品外,其他外用、眼用、吸入劑或胰島素筆針,只要有外盒包裝,特別是有藥名或包裝相似的品項皆優先放入機器,以減少因藥品相似導致的調劑錯誤。
鄭靜蘭主任強調,雖然「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第25條提到「標準包裝之藥品具有可讓民眾清楚辨識藥品之條件」,且「慢性病藥品為常用包裝規格之包裝數,以供藥事人員以藥品原包裝提供予病人」,但仍有為數不少的慢性病用藥包裝並非28的倍數,期望藥商多能提供以週為倍數的包裝,能更落實用藥安全的「原包裝給藥」目標。也期待此次成大醫院的「超前部署」,發揮領頭羊作用,各醫院一起推動讓民眾拿到原包裝藥品,減少調劑時需拆盒、裁剪,藥師有更多時間專注於處方評估及用藥指導,讓病人用藥安全更有保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