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氣象人互相切磋!海青節讓他「保持危機感」:有機會還會去

▲▼郭淞豪。(圖/受訪者供圖)

▲郭淞豪2018年參加海青節。(圖/受訪者供圖,下同)

記者鄭思楠/台北報導

2018年,25歲的郭淞豪剛從研究所畢業,邁入真正的成人世界之前,他把握一個難得的機會,前往對岸與其他氣象人過招。「想要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當時無意中聽到同學討論海峽青年節,想說也許能從中找到未來的發展也不一定,」心動於是馬上行動,郭淞豪就這樣前往福州「探險」。

8月,他第一次飛往大陸,興致勃勃去參加兩岸青年生態與氣候交流會,沒想到一落地就被福州重擊,「以為福州緯度比台北在高一些些,可能會涼一點,沒想到跟台灣一樣熱,嚇到我,哈哈哈哈哈。」

▲▼郭淞豪。(圖/受訪者供圖)

「去大陸前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郭淞豪告訴《ETtoday新聞雲》記者,「真心覺得這幾年大陸發展得很快速,想說可以藉由這次機會去看看。」當然,也是因為剛畢業的職業茫然,他覺得索性離開象牙塔,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好了。

有的小朋友喜歡恐龍、有的小朋友喜歡芭比蛙蛙……。郭淞豪從小就喜歡盯著天空看,「還小對天氣的變化就很感興趣,也好奇颱風。」慢慢長大了,他在高一的某一天突然下決心,好像未來可以跟愛好結合,「跟大家選擇不一樣的路試試看,那一下就決定考比較冷門的氣象相關科系。」3年後,他考上了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

▲▼郭淞豪。(圖/受訪者供圖)

福建與台灣隔海相望,「因為地緣的關係,兩岸氣候會互相影響,」郭淞豪說起專業信手拈來,兩地同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天氣系統互為上下游,共同面臨著颱風、暴雨、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的考驗;從每年自東向西移動的颱風來看,台灣是福建的上游和屏障,而在梅雨時節,台灣80%左右的暴雨則經福建發展而來。

「兩岸青年生態與氣候交流會」是2018年海峽青年節的新增活動,因為台灣與福建地緣、地形、氣候相近,希望透過兩岸氣象人的碰撞,打造成為閩台氣象交流合作的新平台。

▲▼郭淞豪。(圖/受訪者供圖)

那幾天裡,他和福州新交的小夥伴,共赴鼓嶺考察,一起夜遊閩江,還共同探討兩岸氣象熱點和科研成果,研討氣象預報預警監測應用技術,分析颱風、暴雨等災害天氣成因,交流防災減災方面的經驗做法等,「充實也快樂。」

這段行程中,他覺得最特別的是,參訪了福建氣象台,瞭解了他們的作業狀況、還有氣象台的發展,「在這種學術交流上,我認為這是可以互相討論切磋的部分,也讓我更瞭解對岸的作業模式。」

▲▼郭淞豪。(圖/受訪者供圖)

「有機會的話會想去大陸發展,大陸市場大、機會也多,」現在,郭淞豪也才27歲,這樣一個黃金年紀,意味著更豐富的經驗、更多的選擇機會,「很多時候透過這種交流的活動,能夠瞭解到各種不同角度或者是對事情的看法或想法,所以有機會我還會去。」

「而且,往後想想,可能還要工作30年才行,」郭淞豪說,雖然工作後面對的一切,比校園裡要更光怪陸離,但也意外著更豐富、更廣闊的的人生體驗,「這個時間還挺漫長的,需要一直讓自己更好,保持危機感才行。」

►戴口罩也要記得保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