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日前受日媒專訪。(圖/ETtoday資料照)
文/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14日專電
駐日代表謝長廷接受日本「日經商業」週刊專訪的內容昨(14)日刊出。謝長廷表示,這次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台灣防疫有成受全球注目,最重要的原因是實行民主。
對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防疫,中華民國徹底實施入境檢疫,截至7月27日確診病例僅462例。政府運用資訊科技(IT)、生產販售口罩及打擊假新聞等獨特的防疫管理體制,被稱為「台灣模式」,受到全球矚目。
謝長廷受訪時說,有人認為防疫必須確實隔離感染者,如果是獨裁國家可能效率高,但從台灣的事例可知,民主國家也可以封鎖疫病。這次台灣可將疫情損失控制至最小,最重要的原因是實行民主。
謝長廷說,在獨裁體制下,不利政府的訊息會遭到隱蔽;但在民主台灣,行政院轄下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下午2時召開記者會,用正確的資料公開說明疫情(因已逾2個月未出現國內感染者,記者會改為每週召開一次)。
謝長廷說,2003年源自中國廣東省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在東亞各地傳播,經由香港傳入台灣,造成台灣有73人死亡。當年,台北市的醫院內發生大規模院內感染,民眾恐慌,也發生搶購日用品的現象。
台灣從SARS的防治經驗學到3件事。第1是徹底監視新型傳染病的動向。何時、何處、發生何種型態的傳染病,除當地官方及相關國際組織的見解外,也利用自己的管道蒐集相關資訊。
第2是迅速公開所蒐集的資訊很重要。第3是超前部署、確立防疫體制。要建立針對從疫區返國者或與感染者密切接觸者入境前後迅速隔離、加強檢疫的管理體制。
政府為了使政策能迅速執行,改變指揮系統,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賦予指揮監督各部會的統一權限。指揮中心除了傳染病預防及監控外,也有徵用必要物資的權限。
記者問到「國家有強制力的權限,民眾沒抵抗感嗎?」謝長廷回答,透過SARS的經驗,民眾了解到疫病的恐怖,與疫情擴大造成的經濟損失及對社會活動所形成限制的代價相較,民眾認為須容忍自由受到某種程度的限制。
他說,民主社會如果沒有民眾如此高度的團結力、責任感及合作的意願,就無法防疫。政府資訊公開,可獲得民眾信賴,願意配合防疫。
17年前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流行時,假消息使得民眾不安,也影響對政府的信賴。這次疫情,政府特別加強心力在網路假消息的應對上。除了記者會外,也積極運用社群網站反制假消息、傳播正確的訊息。
例如,台灣推動口罩增產時,有謠言稱衛生紙將缺貨。政府於是製作簡明圖表,說明不織布口罩的原料是台灣產,衛生紙的原料是短纖紙漿,主要從南美洲進口,並以「咱只有一粒卡臣」標語並附上行政院長蘇貞昌的擬人卡通,呼籲民眾勿搶購、囤積衛生紙。
台灣從1月23日出現第一位感染者後,民眾搶購口罩,政府翌日禁止醫療口罩出口。1月30日開始徵用國內生產的口罩,並建立涵蓋全國的供銷體制。2月6日實施以國民健保卡購買口罩的實名制管理方式,在指定藥局每人每週限購2枚口罩,口罩統一訂價等措施。
謝長廷認為,口罩庫存地圖軟體及對抗假消息的方法等,在防疫過程中不斷湧現新點子。與民眾對話及資訊公開上靈活運用IT,並適時表達幽默,是因民主社會才能有此表現。
他說,台灣這次防疫基於2003年修正的「傳染病防治法」建立對從疫區返國者及與感染者密切接觸者實施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等機制。為此,政府與電信業者合作,設計出一套居家檢疫與隔離對象的監控系統。
問到「以民主方式運用IT力量,需注意什麼」時,謝長廷回答,平等與自由等民主重視的價值須有一定的規範配合,其間的平衡很重要。台灣運用IT技術,確保資訊公開透明與正確,目的是為了讓民眾願意接受規範。
他認為,要成功防疫需要政府與民眾合作,目前各國都還在摸索防疫之道。這次防疫過程中,台灣強制執行「搭乘公眾交通工具須戴口罩」的規定,而日本不用制定強制性法律,民眾就主動在搭電車時戴口罩,這點令人非常欽佩。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