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漁港的停泊漁船,天空和夕陽相互輝映,美不勝收。(圖/張博仁提供)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漁村面臨人口老化、外流與經濟相對弱勢挑戰,急需創造新生機,漁業署協助漁村創生及永續,委託學校成立陪伴輔導團隊,盤點漁村「人、地、產」資源,尋找漁村發展地方創生亮點及潛力。其中,漁青張博仁回鄉從事水產養殖業,107年水保局協助下在養殖魚塭旁打造「餘香咖啡」,不停止持續進化,說服地方長輩。
張博仁學生物工程,10年前放棄貿易公司工作決定返鄉投入高雄家中的養殖業,他向《ETtoday新聞雲》表示,當年想法「超簡單」,就是要回家將逐漸被消失的產業救回來,那時情況無法自己養自己賣,別人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單純想要改變這件事。對事業有成的人,80、90%是不會再回鄉,最後結果就是子孫賣光土地去其他地方,賣給真正懂土地的人是好事,但如果是賣給炒地皮、蓋工廠的人,最初的純粹勢必消失,所以不如自己做。
▲▼張博仁說,今年底前預計在水保局協助下整建美化海景平台。(圖/張博仁提供)
張博仁幫家中轉型後,自產自銷比例提高,蝦子達100%,魚類也有30%,鱸魚在地方跟大公司一直維持契作關係,只是完成自己的好,還是有遺憾,產業、周邊不好,慘況會跟著下水,他認知到改變需要全面,逐漸延伸,將高雄彌陀區最美的山、海景結合在一起,2年前打造「餘香咖啡」。
不過,張博仁說,起初在地人不認為這村落有什麼值得可以跟外地人炫耀,幾年過去,假日人潮多了,他們開始會說故鄉很美,到處宣傳,慢慢認同這些事。張博仁形容,從空蕩蕩,一無所有、一無所知,到現在慢慢變成私房景點,地方唯一最後變成業界奇葩,持續進化沒有停下來過,就像是一本故事書。
▲彌陀漁港餘香咖啡。(圖/漁業署提供、彌陀區漁會拍攝)
談到青年回鄉最常遇到的問題,張博仁認為是「世代交替溝通」,面臨缺錢、資源缺土地,三項東西都在老一輩手上,改變需要多元素,若沒有很難有成績,加上老一輩都說改變不會成功,甚至會有憑什麼的想法,雖有一些人選擇在旁默默關心,更多的是抱著看好戲心態,有很多無法想像的心酸面,過程只能比別人更堅持,證明年輕人回鄉不是玩一玩。
接下來在水保局、漁業署協助下,張博仁透露,要很努力整建美化海景平台,讓食魚教育場整池完工,讓小朋友能看到、摸到魚蝦,跟他們講解桌上吃的餐點是怎麼來的,除了擦亮自己故鄉的招牌,更期盼讓世界看見台灣小漁村的美好。
▲張博仁說,食魚教育場整池完工後,小朋友能看到、摸到魚蝦。(圖/張博仁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