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針對普篩做出回應。(圖/攝影中心攝)
記者鄒鎮宇/綜合報導
針對普篩議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多國以普篩方式代替居簡防疫,但成效都不佳,甚至發生群聚感染,「做得好的人要學失敗的人,我想不懂這個道理」,感嘆「台灣有需要去冒這個險嗎?」
彰化縣衛生局日前啟動萬人新冠肺炎血清抗體調查,卻在25日公布結果前臨時自行喊卡,讓外界懷疑是被高層施壓。對此,陳時中否認施壓,表示要公布結果也沒有問題,啟動調查的主因是執行面上有「小瑕疵」,才會由政風人員進行初步調查,結果並無違法脫序情況,也未造成社會傷害。
陳時中透露,彰化縣衛生局的瑕疵在於警政及衛政間的聯繫沒做好,計畫讓居家檢疫者到外接受採檢,就需有更好的規範;另外,指揮系統及命令決策部分,要等第二階段調查。
據《自由時報》報導,陳時中表示,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及葉金川曾提出「難道普篩的國家都是傻瓜?」但紐澳地區實施後「結果很失敗」,都發生群聚感染的情況,連冰島近14天每百萬人的確診數為306人、澳洲為近14天為154人、紐西蘭則是21人。
陳時中說,他不敢講是不是笨蛋,但對方的情況的確比我們差,因此想不通為何台灣做得好,需要去學做得差的方式;此外,他也強調,假設未來疫情盛行,他不會大量篩檢,而是會大量隔離,「隔離才是最終的方法。」
陳時中表示,台灣一定會有個案產生,但戴口罩才是最基本的防線,他們從來沒有說檢驗沒效,但要把工具用在對的地方。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