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長陳時中受訪談時事。(圖/翻攝東森新聞)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防堵新冠肺炎是否需入境普篩,兩派說法僵直不下。但原本採入境強制篩檢的德國,因實驗室量能崩潰,為避免排擠醫院檢測需求,將於近期停止政策。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回應,對於德國入境普篩造成防疫負荷,後續還有待觀察。他也首度鬆口表示,新冠肺炎流感化可能性高,但都在模擬範圍內。
德國8月8日起強制規定從美國、俄羅斯等高風險國家返國者,入境後3天內需接受公費篩檢,目前每週檢測數量已達87萬5000件,造成檢驗實驗室量能不堪負荷。
德國政府近期急煞車,將全面停止入境篩檢,改由居家隔離14天,並在隔離5天後進行自費篩檢,如果檢驗為陰性,就可提早出關。
陳時中表示,每個國家都會根據自身量能、盛行率以及醫院容納情況制訂政策,德國入境普篩是否造成防疫負荷?後續還有待觀察。
近期指揮中心陸續開放境外生、陸生來台,被問到一次增加4000多人入境,是否會增加防疫壓力?陳時中回應,「防疫壓力隨時都在」,但會依據能承受壓力逐步開放,希望能把管理範圍做到最好。
陳時中另強調,入境普篩並未考慮到偽陰性、偽陽性造成的結果,以及後續處理是否能夠承擔,台灣就是很難強調承擔後果,才決定不去普篩。
「目前看來,新冠肺炎流感化的情況越來越高。」陳時中話鋒一轉提到,但過去流感對於防疫、疫苗施打都有經驗,如果真的流感化,有都在模擬範圍內。
不過,他也強調,「現在講這個東西言之過早」,過去曾有兩派分析,一派是病毒SARS化,造成嚴重致死率,另一派是流感化,而現在看來流感化可能性越來越高。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