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時光說古蹟」連結「全國古蹟日」 體驗基隆西岸豐富人文歷史

▲「聽時光說古蹟」連結「全國古蹟日」 體驗基隆西岸豐富人文歷史。(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聽時光說古蹟」連結「全國古蹟日」,體驗基隆西岸豐富人文歷史。(圖/基隆市政府提供,下同)

記者郭世賢/基隆報導

基隆市政府文化局2020年「聽時光說古蹟」古蹟活化活動,結合「全國古蹟日」,將於9月19、20日兩天,於西岸各場域熱鬧展開,透過「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重新連結西岸豐厚文化歷史,市長林右昌與文化局長陳靜萍1日表示,今年活動名為「來!西米路!」意思是西岸、白米甕、文化路徑,歡迎體驗西岸豐富人文歷史深度。

林右昌指出,基隆市「全國古蹟日」活動,這幾年受到民眾歡迎,去年開始逐步把計畫移向西岸的仙洞、白米甕周邊地區,這在過去是重要歷史空間廊帶,尤其,基隆在築港現代化後,西岸有著非常多現代化聚落及港務產業遺跡。今年活動別開生面,安排防空洞小劇場,歡迎大家走踏基隆西岸歷史場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聽時光說古蹟」連結「全國古蹟日」 體驗基隆西岸豐富人文歷史。(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 2020年聽時光說古蹟,將配合2020全國古蹟日舉辦活動,於9月19、20日在西岸各場域舉辦活動。

林右昌表示,除了仙洞岩及防空洞小劇場活動,從基隆燈塔及到白米甕砲台的步道,現是民眾踏青熱門景點,眺望基隆嶼、野柳及觀賞郵輪進出港的好地方,藉古蹟日活動,大家注目的眼光,開始從東岸逐步看到並關心,西岸豐富人文歷史深度,這是今年活動特別意義。

文化局長陳靜萍表示,自2015年起,以「聽時光說古蹟」培訓文資青年,透過一年一度文化資產課程培訓,傳承更多文資經驗給下一代。文化資產系列課程與活動已邁入第六年,讓不同世代民眾藉由課程參與,認識更深厚基隆文化。

▲「聽時光說古蹟」連結「全國古蹟日」 體驗基隆西岸豐富人文歷史。(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 創意小旅行、古蹟速寫、聲音取景及紙雕創作。

陳靜萍說,今年課程將舉辦在9月5日及9月12日兩個周末,除了「深化」文化資產相關知識之外,更加入如何「轉化」及「活化」文化知識工作坊,期待市民朋友了解基隆深厚歷史後,可以更進一步去思考如何讓基隆文化資產價值再提升,邁入下一個里程碑。

2020年聽時光說古蹟,將配合2020全國古蹟日舉辦活動,於9月19、20日在西岸各場域舉辦活動,除防空洞小劇場,還有創意小旅行、古蹟速寫、聲音取景及紙雕創作,民眾也可透過今年特別西岸實境解謎遊戲,拿著解謎道具跟著線索找尋故事中埋藏在西岸神祕寶藏。

同時兩天活動,還可蒐集四色套印的明信片,只要完成明信片套印的民眾,可上傳到「基隆市文化局臉書粉專」參加抽獎,獲得精美小禮物。希望9月19日的週末,可邀請大家一起走踏西岸各個角落!機會難得,歡迎大家踴躍報名。

► 美麗最大的祕密

▲「聽時光說古蹟」連結「全國古蹟日」 體驗基隆西岸豐富人文歷史。(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