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3D仿真器官尊敬捐贈者 奇美醫慰藉器捐大愛家屬

▲奇美醫學中心舉辦器官捐贈宣導系列活動,藉由擴大參與層面來增加社會共鳴與迴響,並採用3D列印技術製作仿真器官,於手術後放回捐贈者體內,讓捐贈者家屬得到慰藉。(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奇美醫學中心舉辦器官捐贈宣導系列活動,藉由擴大參與層面來增加社會共鳴與迴響,並採用3D列印技術製作仿真器官,於手術後放回捐贈者體內,讓捐贈者家屬得到慰藉。(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奇美醫學中心為配合衛生福利部推動全國器官捐贈之風氣,9月7日至11日在奇美醫學中心第一醫療大樓一樓大廳舉辦器官捐贈宣導系列活動,藉由擴大參與層面來增加社會共鳴與迴響。

▲奇美醫學中心舉辦器官捐贈宣導系列活動,藉由擴大參與層面來增加社會共鳴與迴響,並採用3D列印技術製作仿真器官,於手術後放回捐贈者體內,讓捐贈者家屬得到慰藉。(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奇美醫學中心社工師林芳怡指出,20初頭正值大學生活的阿智,因一場車禍送入醫院,意識不清,頭部後腦勺血腫、右上臂外觀腫脹變形,身上多處外傷,緊急入開刀房執行左顱切開減壓術,因病況不穩定轉送加護病房治療中,隔天主治醫師再次向家屬解釋阿智經過手術後,腦部電腦斷層顯示腦部右側硬腦膜下出血擴大及腦部腫脹,須立即行右顱切開減壓術,但術後成植物人機率高,家屬極度悲傷,皆表示不捨阿智再次開刀,決定讓病情順其自然。

▲奇美醫學中心舉辦器官捐贈宣導系列活動,藉由擴大參與層面來增加社會共鳴與迴響,並採用3D列印技術製作仿真器官,於手術後放回捐贈者體內,讓捐贈者家屬得到慰藉。(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阿智病況急轉如下,家屬情緒悲慟啜泣,向社工師訴說阿智的過往與生活點滴,阿智是個善良體貼、熱心助人、喜歡小動物、工作上非常認真負責,而家屬也非常以阿智為榮!而社工師也因當下的氛圍,向阿智的家屬提及「器官捐贈」,家屬的內心隨即被觸動,也非常認同器官捐贈正向助人的意義,希望阿智可用的器官捐給需要的人,讓即將消逝的生命重新找到了希望的意義。

阿智捐出了1顆肝臟、1顆心臟、1顆胰臟、2顆腎臟、2枚眼角膜,為7個不同家庭帶來盼望。阿智家人的大愛真是驗證聖經約翰福音12:24-26:「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奇美醫學中心舉辦器官捐贈宣導系列活動,藉由擴大參與層面來增加社會共鳴與迴響,並採用3D列印技術製作仿真器官,於手術後放回捐贈者體內,讓捐贈者家屬得到慰藉。(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台灣於1968年成為亞洲實行第一例器官移植(腎臟移植)的國家。近幾年器官移植醫學蓬勃發展,讓器官衰竭的病人燃起一線希望,更多期盼能透過器官移植,而延續生命。台灣採取器官捐贈機制為自願捐贈,即為器官的來源為病人生前簽屬器官捐贈同意書,或是家屬同意之,死後才可摘取器官。

而從研究文獻中指出,捐贈者家屬捐贈的考量因素為病人生前曾表達過意願,或是家屬曾聽過或是具有器官捐贈的認知,而促成器官捐贈的可能性。因此積極宣導民眾對於器官捐贈多加認識了解有其必要性。

▲奇美醫學中心舉辦器官捐贈宣導系列活動,藉由擴大參與層面來增加社會共鳴與迴響,並採用3D列印技術製作仿真器官,於手術後放回捐贈者體內,讓捐贈者家屬得到慰藉。(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奇美醫學中心醫療副院長暨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田宇峯教授表示,奇美醫學中心自1999年完成第1例器官捐贈移植手術,迄今已邁入第21年,器官勸募個案達兩百餘例。而照顧捐贈者家屬的心情也是首要任務!奇美醫學中心從2016年12月底開始,也將3D列印技術應用於捐贈者身上迄今已達27例,共96個器官(腎臟45個、肝臟26個、心臟21個、胰臟4個),以玉米粉為原料,採用3D列印技術製作出仿真的器官,於手術後放回捐贈者體內,讓捐贈者的家屬心靈得到更多的慰藉。

社工師林芳怡表示:器官捐贈工作是不斷向病人及家屬學習的過程,透過不同病人與家屬的故事,豐富自己的生命經驗,也讓每一次的器官捐贈工作,因著過去與家屬的工作經驗累積,更貼近家屬需求,而病人及家屬往往都是我學習效仿的對象。

另外,透過與家屬建立緊密且正向的互動關係,讓從事器官捐贈工作感到有價值及成就感,而看到捐贈者家屬散發出的正向力量,以及簡單的一句感謝或是正向回饋,都可以讓我感到欣慰及獲得肯定的力量,並孕育持續努力下去的動力。再者,捐贈者家屬願意分享其生命故事,甚至將器官捐贈的大愛故事傳揚出去,家屬的捨得及大愛讓我更看見做這份工作的意義。

▲奇美醫學中心舉辦器官捐贈宣導系列活動,藉由擴大參與層面來增加社會共鳴與迴響,並採用3D列印技術製作仿真器官,於手術後放回捐贈者體內,讓捐贈者家屬得到慰藉。(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在整個器官捐贈工作中,社工師是主要與家屬協力的專業人員,除了適時向家屬提供「器官捐贈」的醫療選項,最主要是陪伴家屬經歷病人即將死亡的事實,給予家屬情緒支持、心理輔導,以及後續的追蹤關懷。協助家屬為死亡尋找一個正向積極的意義,與器官捐贈連結,並引導家屬建立新的生活模式,最終目標是期待家屬可自我療癒,並邁向復原之路。

奇美醫學中心為配合衛生福利部推動全國器官捐贈之風氣,9月7日至11日在奇美醫學中心第一醫療大樓一樓大廳舉辦器官捐贈宣導系列活動,藉由擴大參與層面來增加社會共鳴與迴響,內容包括「有獎問答」、「器捐同意書簽署活動」、「生命故事海報展」、「捐贈巷者時光故事播放」以及「使用LINE通訊軟體,分享『我支持器官捐贈!』」;另外結合安寧療護宣導活動,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讓民眾對器官捐贈及安寧療護有更深層的認識。

9日現場還有小丑互動表演,以輕鬆趣味方式說器捐,促進民眾及員工對器官捐贈知識的了解;此外運用LINE社交應用軟體發揮社群網絡傳遞的力量,擴大社會大眾對於器官捐贈理念之認同,響應宣揚器官捐贈風氣,讓大愛精神在社會中蔓延開來。

▲奇美醫學中心舉辦器官捐贈宣導系列活動,藉由擴大參與層面來增加社會共鳴與迴響,並採用3D列印技術製作仿真器官,於手術後放回捐贈者體內,讓捐贈者家屬得到慰藉。(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不同於往年邀請捐贈者家屬及受贈者所舉辦的追思音樂會,9月12日於奇美醫學中心第三醫療大樓一樓中庭舉辦專屬於捐贈者家屬的『器官捐贈家屬關懷支持團體』。活動進行方式以播放捐贈者的生命故事影片,一起緬懷捐贈者,另帶領捐贈者家屬彼此相互分享交流,從中得到撫慰及支持,並透過團體動力尋求意義,走向復原之路,並更肯定家屬當時器官捐贈的決定;另邀請資深芳療師帶領捐贈者家屬,使用精油來達到舒緩精神壓力與增進身體的健康,學習自我調適及照顧的方法;最後,引領捐贈者家屬對此團體命名,並至器官捐贈紀念牆前向捐贈者獻花,以表達思念之情,為活動畫下美麗的句點。

・粉絲一用就是5、6年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