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李登輝「戒急用忍」 蓋棺難論定?

▲▼             。(圖/記者遠見雜誌攝)

文/馮紹恩 攝影/陳之俊

故總統李登輝,12年任內做過許多重大決策。特別是1996年的「戒急用忍」,被視為中華民國近代經濟史的重大轉折,有著兩極化評價。是非對錯,仍難隨著他的辭世,一錘定音。

隨著7月30日前總統李登輝辭世後,關於這一位影響台灣,甚或華人政治圈既深且廣的重量級政治人物,如同任何名人都逃不了的蓋棺論定,一整個8月,坊間除了對他的追思,也有各式不同的評價,恐怕直到10月7日正式安葬後,仍是台灣最受熱議的人物。

其實,從李登輝辭世後隔天,總統府在台北賓館設置的追思會場來看,就看得出他的舉足輕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8月1日至16日,共有超過4萬人次前往追思致意,包括56位駐台使節、代表或官員、1661位外國政要及友人。期間最重量級的外賓,分別是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和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Alex Azar)。

一位20年前就卸任總統的前朝政治人物,為何過世依然引起國際社會莫大關注?

因為在他12年的總統任期裡,李登輝造成的政治、經濟、乃至於文化等諸多影響,到了2020年的現在,仍未見止息。

端看政治層面,民主之父、黑金教父、台獨教主,李登輝被冠上各種標籤;經濟上,他在1996年提出的「戒急用忍」,更是中華民國近代經濟史的重大轉折。

客觀來看,台灣自此經濟表現江河日下,數據一年不如一年;但今天回頭看,也有人讚許戒急用忍迫使高科技產業「根留本土」,才使得近來的中美貿易戰交火下,讓台灣所受波及不致太大。

負面效應,阻斷台商西進?

1996年9月14日,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在第三屆「經營者大會」現場,親耳聽到李登輝說出「因應當前兩岸關係,必須秉持戒急用忍的大原則」的演講。當時,身旁的統一集團創辦人高清愿向他透露:「聽說那稿子,是李登輝的祕書蘇志誠寫的。」

其實,原本李登輝不願出席經營者大會,因為當年統一集團大舉投資大陸,惹得他相當不高興。身為經營者大會主辦人,高清愿相當緊張,拜託蘇志誠務必邀請李登輝出席,最終他勉強同意,於是前一晚,蘇志誠趕緊幫忙擬定講稿。

蘇志誠在家趕稿時,順手拿起桌上的成語參考書,把「戒急用忍」抄錄進去,也沒來得及查清典故。結果隔天李登輝一開口,這四個字就成了眾官員口號,對應方案紛紛出爐,讓兩岸經貿急踩煞車。

至於這個政策的推出,到底是受誰的影響?高希均指出,其中之一是日本右派作家司馬遼太郎,他曾和李登輝暢聊中國將會分裂;另一位是中研院已故院士費景漢,他是李登輝在康乃爾大學時期的教授,「費景漢相信中國大陸經濟會崩潰,因此台灣應該戒急用忍。」

高希均解釋,其實這四字的內涵不是「禁止」,而是「不要匆忙」,本意是別貿然西進,卻在那場演講後,隨著不同官員各自延伸含意,變成「不要西進」!

當時,「赴陸西進」已是全台各產業熱潮。不僅投資額占對外投資高達四成,還是大陸市場的外資第三位;兩岸貿易更占對外貿易總額約11%,占總出口比重近18%。

企業大老氣壞,翻臉喊絕交

然而,大陸市場卻是20年來全球化潮流的最大受惠者。至今,中國經濟不僅沒有如預言的崩潰,就算近年面臨美國全力打壓,也依然完好存在。

「中小企業為生存一定會去,中國市場實在太大了!」高希均強調,當年大陸很需要資金,如果台灣放手讓大公司前去,就有機會變成世界級大企業,「一個鴻海,可以變成很多個鴻海。」

而這一煞車,導致台灣經濟20年來不可挽回的傷害。因為戒急用忍政策規範對象包括「5000萬美元以上」「基礎建設」和「高科技產業」三種,都不准西進。

對此,三位企業界大老:已故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已故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聽聞戒急用忍政策後,均異口同聲表達反對。

王永慶過世後,女兒王瑞瑜直言不諱地表明,家父生前最大的遺憾,就是在中國海滄地區投資的石化區,被迫中斷。當時王永慶已和中共最高領導人鄧小平見到面,雙方也都談妥,然而戒急用忍政策一出,一切戛然而止,傳言王永慶當時氣到在李登輝面前拍桌。

張榮發原與李登輝長年交好,私底下也積極安排兩岸領導人會面。而長榮原本就一直主張兩岸和平交流、開放直航,但戒急用忍推出後,張榮發徹底和李登輝斷絕關係,直到晚年才重新聯繫。

而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更在2002年1月29日的「企業全球化經營策略研討會」,嚴厲批判戒急用忍政策,認為這是用「國家安全」這類模糊理由,不當干預企業運作。

對於戒急用忍引發的批評,以及對台灣經濟造成的負面效應,李登輝後來在多次訪談中都被問到。

歷史學者張炎憲主編的《李登輝總統訪談錄》第四冊中,就載明李登輝本人對戒急用忍的看法。

李登輝強調,企業家難免反彈、會罵,「但民眾和國家的經濟,不能和個人的企業同等看待,所以,那時我的態度很堅定。」即使後來張榮發說,不要李登輝這個朋友,「就算了,我又不是為了他而存在,我是為了2300萬人而存在。」

正面效應,如今終於浮現?

不過,戒急用忍並不全然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其中不乏有人認為,如今回顧,儘管台灣當時沒搭上中國大陸經濟起飛的順風車,卻也讓台積電等高科技產業得以根留台灣,直到今日,台灣半導體產業仍是難以撼動的全球龍頭。

李登輝當時的經濟幕僚陳博志,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說,這套政策的確引發爭議,「但今日半導體產業能這麼好,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當初禁止去投資。」如今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現在主要國家都要戒急用忍,當時批評的人,都欠李總統一個道歉。」

再多想像和爭辯,都無法讓逝去的時間重來,也無法收回李登輝那句「戒急用忍」。

各界對李登輝的諸多評價,就像他鍾愛的那首日文歌《千風之歌》:萬絲萬縷、無法掌握在誰手中,更無法一錘定音。

歷史沒有如果,故人只能追憶。再見了!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9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