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胡同空中露台,網紅熱門打卡點(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坐在不同的屋頂上喝咖啡,成為京城網紅熱門打卡景點。位於前門大街附近網紅胡同咖啡館,老闆韋寒夜六年前率先打造北京的「露台經濟」,引起其他老胡同跟風。80後的韋寒夜接受《ETtoday新聞雲》記者訪問,他表示,從小生長老胡同必須給予新生命活力,咖啡店向上延伸的構思,不只符合年輕人喝咖啡、拍照上傳社交媒體網紅現象,也能讓更多人重新認識胡同新面貌。
▲北京十分流行改胡同做餐飲或咖啡廳(圖/記者任以芳攝)
老胡同咖啡館
非假日午後,穿過彎曲巷弄,終於找到韋寒夜的胡同咖啡館,招牌不顯眼,推開門卻是另一個世界。爬滿藤蔓的老灰牆下,一樓幾乎滿座,往二樓網紅區走,小露台景色一片開闊,彷彿漫步在胡同屋頂,享受喝咖啡、拍照氛圍,經常有網紅來打卡。
▲北京老胡同空間小,向上延伸做露台可增加經營空間。(圖/記者任以芳攝)
創造這片天地的韋寒夜,名字很文青,80後北京青年,從小生長在胡同裡,對於過去生活擁有一份懷舊感,同時也對咖啡有莫名興趣和喜愛。大學期間半工半讀在咖啡店打工,畢業後在咖啡行業從業12年之久,累積實力後,他決定當自己的老闆,找來兩位志同道合夥伴宗旭和徐明,創立Berry Beans品牌。
▲帶動胡同「露台經濟」的韋寒夜(右一)和兩位合夥人。(圖/翻攝 Berry Beans微信公眾號)
「露台經濟」創造胡同空間價值
韋寒夜選擇在老胡同開設咖啡館,畢竟空間有限,一樓座位加吧台可能只有18座位,很難達到盈利,原本差點放棄,當他走到胡同2樓勾起兒時生活在平方回憶。韋寒夜說,「我的理性的告訴,這東西掙不了錢,感性告訴我,這個地方讓我回到小時候,這是一個稀缺性的東西,首先計算它的經濟價值,北京二環內的平房就很少,必須想辦法增加空間。」於是,他成為北京第一人,創造胡同露台咖啡座位。
▼北京白塔寺附近網紅露台咖啡廳。(圖/記者任以芳攝)
北京許多老胡同咖啡館也跟風「露台經濟」,高處遠望的視覺效果,讓客人邊喝咖啡,邊從高處凝視北京城另類小風光。一方面北京寸土寸金,街邊店面租金成本高,巷弄裡成本相對少,胡同的小空間就得向上延伸,爭取更多經營空間。北京知名景點五道營胡同、白塔寺附近胡同群都有類似露天咖啡館。
▼北京前門大街空中露天咖啡廳 。(圖/記者任以芳攝)
新經營模式與房東「共生」
回想創業過程,韋寒夜回憶,「初期經營處於打平狀態,合夥人和自己輪流排班幫忙也不領工資。」好不容易熬到第三年,大陸的社交媒體小紅書,大眾點評、抖音開始流行,透過網紅、消費者打卡宣傳,韋寒夜的露台咖啡一下子紅起來,很多日韓觀光客也來跟風打卡,咖啡店生意開始慢慢穩定。
▲大陸流行的「比例流水」促進改善房東與經營者長遠租賃關係。(圖/記者任以芳攝)
為了永續經營,韋寒夜選胡同也有用意,舉例他的咖啡館位於黃金觀光景點前門區,大馬路店租至少3、4萬一個月(單位:人民幣,同下),換算20萬台幣上。韋寒夜選租胡同裡降低成本,現在一個月租金1.5萬元加上人事開銷,大約近10萬台幣。
如何穩定租金?韋寒夜說,「我們要切比例流水給房東,比如,我們賣100塊錢切15%,賣10萬給1.5萬,賣20萬給3萬,這樣我賺錢他也賺錢。」與房東的「共生模式」在大陸很常見,除了防止變相漲價,也維持商圈和諧。如果商鋪因高租金退場,集體換新重新聚集人氣很難,加上疫情後大環境不好,房東也得考量長遠之路。
▲大陸一年千億人民幣咖啡市場商機。(圖/記者任以芳攝)
期盼「更開放」咖啡市場
目前,大陸咖啡館商機快速興起,一年高達上千億人民幣市場商機。曾經去過台灣的韋寒夜也分享不同感受,他說,「台灣開店可以在店裡烘豆子、賣豆子,在吧台做三明治,不用通過這個工廠。但是,咖啡烘豆在大陸被視為輕工業,必須在工廠作業。」
韋寒夜解釋,「在那個時代沒有人會在店裡面烘豆,所以定規則的人是在那個時間點定的,不太利於現在我們這種經營。」希望未來政府可以做調整,跟國際品牌去競爭自己的咖啡品牌形象。大陸在比較難的情況下都能進入好狀態,期許開放後,咖啡市場競爭會更好。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