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公布台灣零售業減塑「原地退步」,恐成全球塑膠垃圾漲3倍幫兇。(圖/綠色和平提供)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綠色和平今(13日)公布,經1年追蹤、調查,「2020台灣零售通路企業減塑評比報告」結果顯示,9大零售通路企業減塑「原地退步」,減塑表現全不及格,若繼續耗用大量塑膠,這些企業可能成為未來20年後全球塑膠垃圾成長3倍的幫兇。
綠色和平提到,根據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一篇關於海洋塑膠研究指出,零售業再不改變,估計2040年全球將增加3倍的塑膠垃圾流入大海。「2020台灣零售業減塑評比報告」採以減塑政策、減量措施、倡議與創新與資訊透明,評比零售通路企業過去1年減塑作為,發現企業減塑大多偏向被動與保守,並未實質改善泛濫的塑膠包裝問題。
綠色和平評比分析,最基本公開塑膠總用量上,未有任何一家企業願意全面公開,全聯超市去年曾允諾2020年揭露塑膠使用總量,但今年只公開生鮮與現調飲料共使用874公噸塑膠,同樣統一超商也是選擇性公開用量,都未能提供總量。
▲綠色和平認為,企業要做總量承諾,立刻淘汰不需要與難以回收包裝。(圖/綠色和平提供)
綠色和平指出,追蹤調查期間,5間企業回覆一次性包裝塑膠用量(僅自有品牌),包括全聯超市、全家便利商店、統一超商,以及頂好超市(僅飲料杯)、愛買(僅薄型塑膠袋、飲料杯),去年共計使用12,733公噸,使用一次性用品總數量達22億6,828萬件。但根據與成大環工團隊,調查台北市和高雄市全聯超市、統一超商門市包裝使用情形,估計一次性食品、飲料塑膠包裝使用量計38,158公噸,還未計算9家企業所有門市。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羅祖珍說,僅公佈自有品牌或部份用量,似乎是想隱瞞過度使用塑膠包裝的真相,企圖維護品牌形象。綠色和平最後要求企業要做總量承諾,立刻淘汰不需要與難以回收包裝,如保麗龍、複合材質、標籤,採以重複使用概念發展方案,如裸賣、販售濃縮(乾式)產品,以及可退還並重複使用的包裝,最後積極促進供應鏈合作,調查自有品牌以外產品塑膠用量資料,及研擬減塑措施。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