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文萱/台北報導
台南東山區17日深夜11點03分、11點05分接連發生規模5.2、4.7地震,最大震度台南達4級,引發民眾驚恐。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深夜台南地震主要是破碎帶地震造成,由於震央很靠近「六甲斷層」,也不排除跟其活動有關,但需要更多資料研究佐證。不過,根據過去歷史資料判斷,該地區每隔25-30年就會發生規模5以上地震,氣象局提醒,一周內仍要注意規模4上下的餘震發生。
▲台南17日深夜2分鐘就發生2起地震,最大震度達4級。(圖/中央氣象局)
陳國昌深夜受訪指出,台南東山區17日晚間起接連多起地震,原因主要是破碎帶地震造成,但從震央來看,不排除跟六甲斷層活動有關,不過因為斷層活動定義比較嚴謹,還需要更多資料跟研究來佐證。
▲地震測報中心表示,台南深夜地震震央離六甲斷層很近。(圖/中央氣象局)
根據過去歷史地震資料顯示,該處震央過去大地震發生次數不多,從1930年至今規模超過5以上地震僅有10起,其中有4起規模超過6的地震發生在1930年12月21日規模6.1一起、12月22日分別有規模6.0、6.1、6.2三起。
陳國昌說,從1930年地震活動看起來,跟六甲斷層活動有密切關係,當時曾經造成房屋121棟毀壞、地面也有龜裂現象。由於震央靠新營比較近,因此也有發生地體岩層崩塌狀況。
1930年後至今,該處震央在17日深夜地震的上一次發生地震的時間為1995年有規模5.1地震,此外,1964年規模5.3地震、1937年規模5.4地震。陳國昌說,從過去歷史紀錄研判,這個地區每隔25-30年就會發生一次規模超過5的地震,是有規律地在釋放地震。
陳國昌說,從經驗來看,深夜11點03分規模5.2地震就算是這次的主震,後續會伴隨規模4點多的餘震,但數量也不會太多,但提醒民眾留意一周內仍會有規模4上下的餘震發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