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奕霖 圖/多維TW
美國2020總統大選進入倒數階段,多數民調機構的最新調查結果指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領先於尋求連任的川普(Donald Trump)。雖說結果出爐前一切尚有變數,但遠在太平洋彼岸的台灣,則已迫不及待地期盼川普續登寶座,而越是如此,也越顯露台灣對外關係的盲點。
與美國本土所做的民調不同,川普在台灣可說是獲得「壓倒性的勝利」。根據《遠見》最新民調,有53%台灣民眾認為,川普若能當選連任對台灣較為有利,並有49%民眾認為川普會當選;相較之下,認為拜登當選較利台者僅16.4%,只有23.7%台灣人認為拜登能當選。
此外,英國私人民調機構yougov於10月17日公佈的民調顯示,在面對「你希望2020誰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的問題時,台灣是亞洲受訪地區中川普支持度最高,也是唯一支持川普當選的,42%的川普支持度遙遙領先其他受訪的亞洲地區。而在歐洲,川普的支持度更是大幅落後於拜登,面對這些西方「民主同盟」,台灣成為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
「親台」的川普 「賣台」的拜登
川普被台灣人視為「史上最親台的總統」,此一結果並不令人意外,隨著中美間的抗衡漸趨白熱化,美國拉攏台灣制衡北京的意圖也日益顯著,從高階官員陸續訪台、擴大對台軍售、以及通過各種友台法案等舉措,川普屢屢針對大陸的強硬作風,讓台灣人認為其若連任,較可能形成台美聯合的戰略同盟,有利於台灣持續現行「抗中保台」的態勢。
當然,台灣人也清楚川普並不符合西方對「普世價值」的衡量標準,但就如同大陸民運人士王丹支持川普的理由——儘管川普可能會破壞美國的民主精神,造成社會嚴重對立,對美國一貫的民主文化造成傷害。但對民主自由傷害最大的是中共,而非川普。因此,對華政策強硬的川普,會是比拜登更好的選擇。
讓對民主傷害較小的川普來對付傷害較大的中共,以「小害除大害」,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台灣人當然也樂於接受。儘管大家心照不宣的是:美國人的民主自由是「美國人的事」,那就留給美國自己去煩惱,台灣人也從未真正在乎過普世價值,那些充其量是用來與對岸隔絕的說詞——哪個美國總統會對抗北京、進而與大陸徹底脫鈎,才是民眾的優先考慮項。
川普更願幫助台灣?
但台灣民眾似乎沒有思索過,川普真的比拜登「更願意幫助台灣」嗎?倘若真是如此,如果拜登真的「不幸當選」,台灣又該怎麼辦?
許多意見都已指出,不論是拜登或川普當選,美國都有可能繼續維持對抗大陸的強硬路線,儘管兩者所奉行的路線與政策有所歧異,例如拜登更可能回到多邊主義,加強全球化的連結,對抗北京的手段與方式也會有所差異。但中美間「戰略對手」的關係基本不會有所變動,不論誰當選,中美的競爭關係都不會因此停歇。
從大陸面對美國大選的態度也能看出此點,大陸民眾肯定不會喜歡川普處處針對大陸的言行,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川普這種令人「捉摸不定」的風格對美國利大於弊,川普也因此有了「川建國」的戲稱,諷刺川普對美國的治理不當反而穩固了大陸的長期發展;而倘若是拜登當選,其奉行多邊主義的做法,可能會使中美雙方在競爭中留有協商調和的餘地。中美間博弈已行之多年,大陸也有不同的因應策略,並沒有「一定要誰當選」的強烈需求。
況且,儘管川普的遏華態度更加鮮明,也難以斷言他會因此幫助台灣「抵禦、甚或脫離大陸」。從近期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表示:「美方該做的不是協助台灣在與中國的全面衝突中獲勝,那是不可能的。」而白宮國安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被問到若北京對台動武的美國對策時,也是避重就輕、模稜兩可地回答。從這些都能看到美國在「抗中」與「助台」間的分界。美國可以幫台灣充場面、長面子,但在計算實際的利弊得失時,那就顯然不是同一回事。
從外交部長吳釗燮近期不斷強調「台灣防衛要靠自身」、「目前不尋求與美國建交」等發言,便能理解到蔡政府在美方壓力所釋放的「暗示」,但一心嚮往川普幫助台灣「獨立建國」的台派似乎並未察覺,除了替川普瘋狂造勢外,網路上也不乏許多抹黑羞辱拜登的哏圖,將其形容為「無恥的親中政客」,並加大宣傳拜登當選後可能對台灣產生的不利局面。
基於自身利益或價值選擇等因素,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民眾對美國總統候選人會有不同偏好,官方也會有不同策略傾向,這些都很合理。但在台灣,已非喜好問題,而是將川普視為台灣最後的「救命稻草」,生怕開票結果不如人意,將對台灣前途產生重大影響。
最佳台美關係 拜登接手便告吹?
倘若全盤接受台派的說詞,認為拜登一旦當選台灣處境將大為不利,其實更加印證了「台灣關係史上最佳」只是一句弱不禁風的口號,只是美國總統換黨換人,蔡政府先前不惜得罪北京、極力配合美方的種種舉措便會就此歸零。如果「台美關係」真如台派所言的這般脆弱,台灣就更不該天真地將雞蛋全部放到美國的籃子裏,全力押寶在台灣人無法控制的「美國政局」。
台灣人看待台美關係時總充滿矛盾,如果真對台美關係深具信心,不論拜登或川普當選,台灣應該都有其政策轉圜的餘地,不會因誰當選總統而有劇烈變動。台灣對川普的選情如此恐慌,甚至指出拜登是「賣台分子」,這也反面證明了,蔡政府不斷塑造的台美關係僅僅是川普的一場「個人秀」,而不具可靠的穩定性。那麼,台灣為何要配合美國選舉而惹火上身?
蔡政府與川普間是「各取所需」,但台美間卻並非穩定的相互合作關係,尤其當綠營將「台美關係」作為回應「台獨」的唯一解答時,台灣對美國依賴將遠大於美國對台灣的戰略需要,而使台灣徹底缺乏能動性,只能跟隨著美方需求而翩然起舞。因此,台美關係看似升溫,美國卻不必給出實惠,也不會允許台灣跨過紅線。在既有框架內玩弄「一中」,挑撥大陸敏感神經,顯然比徹底攤牌更符合美方利益。台派寄望於川普當選能提升台灣主權地位,無疑是與現實脫節的想法,川普政府再如何「親台」,也未曾給過相關承諾。
另一方面,台灣人總認為中美交惡對台灣更加有利,因此害怕拜登上台後中美關係放緩,台灣會因此成為被交易的籌碼。那麼,中美對抗加劇,對台灣究竟是好是壞?從近期台海劍拔弩張的氛圍便該瞭解到,除非台灣能抵擋美國為了惹怒北京而頻頻拋出的那些「不具承諾」的媚眼,否則,中美間的緊張態勢只會使台灣陷入更凶險的境地。
其實台派在社群喊得再大聲、對拜登的攻擊再猛烈,台灣人也不會有半張美國選票,只能指望根本不在台灣的在美台人來「影響美國選情」。在中美台關係中,台灣本就無法掌握主導權,卻在該迴避時意欲蹚入一場強權間的抗衡;迫不及待地當隻出頭鳥的同時,又將自身命運奉送於他人。台灣人不應做出如此不避險又缺乏智慧的舉動。否則,當拜登真的擊敗川普,台灣豈不坐實了某些台派的說法,便成為美國可割可棄的筆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