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一名小四女童一年僅9天在學校,媽媽認為小孩生病了。(示意圖/Pixabay)
記者吳奕靖/高雄報導
高雄市一名小四學生小花(化名),已經缺課一年,經過通報之後發現,她去年同步發生頻繁入院以及門診使用過度的情況,一年只有9天在學校,雖然媽媽宣稱女兒有幻聽、幻覺、焦慮症等病症,但是到處求醫做檢查卻找不出病因,直到高雄凱旋醫院的李幸蓉醫師發現,其實病因不在小花,而是在她的母親。
凱旋醫院李幸蓉醫師表示,當初小花被母親帶來求診的時候,她的母親說:「小花有多種生理和心理症狀,如聽幻覺,視幻覺,焦慮症,過度警覺,過度驚嚇反應,再次體驗陳述,睡眠困難,煩躁不安,癲癇發作,腹瀉,噁心,嘔吐,噩夢,夢遊,偷竊行為、失憶等症狀」。
根據母親陳述,小花是一名家庭暴力受害者,她的父親4歲時喝酒後曾打她。此後,她父親因非法使用毒品而被判入獄。母親帶女兒離開家,獨自撫養長大。家庭收入取決於母親的美髮工作和社會福利。女兒在9歲之前相對穩定且健康,在學校學習成績也很好,9歲後,因看到從獄中返回家中的父親後,出現了明顯的創傷後壓力症狀,並伴有多種身體問題,開始接受長期住院治療。
▲高雄市一名小四女童一年僅9天在學校,媽媽認為小孩生病了。(示意圖/Pixabay)
母親試圖將她帶到許多不同的醫院,並接受了各種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檢查,皆未發現異常結果。心理測試結果顯示出正常的智力,並具有依賴性和內向的個人特徵。心理測試中沒有明顯的創傷後壓力症狀表現,入院後也沒有觀察到。換言之,女童根本就是很正常,讓李幸蓉醫師很懷疑。
最後才發現此個案為代理性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 syndrome by proxy),於1977 年英國小兒科醫師 Meadow首次報告由母親造成小孩的人為疾病。在這種情況下,照護者向被照顧者施加身體或心理的虐待,以獲取他人注意。為了持續受到醫療照護,照護者會故意歪曲症狀、製造病徵、操縱檢驗結果、甚至故意傷害被照顧者。對這種疾病的診斷不足會導致不必要地使用醫療資源,以及不必要的醫學測試和評估。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