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下的數據浪潮

2020年11月16日 15:39

▲▼「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為近期產業中的新熱詞。(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

▲「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為近期產業中的新熱詞。(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

圖文/Adm廣告雜誌編輯部提供

這兩年在全產業又出現一個新熱詞,叫做「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突然間,數位轉型變得很重要。但到底企業身處在數位洪流的時代中,要做的是數位轉型?還是轉型數位?很多人都會以為把既有的資訊數位化、行銷預算轉到數位上就是數位轉型,但事實上要做數位轉型並不是傳統變成數位化就是。

數位化最重要的一件事,其實就是佈局數據應用,所有能接觸到消費者或收集到消費者資訊的管道,都應是行銷人不能錯過的累積數據能量。舉個最近國際間鬧的沸沸揚揚的新聞事件來說,美國總統川普先前表示要在美國禁止 TikTok(抖音國際版),除非 TikTok 出售給美國公司。

後續也接連傳出有 Wallmart(沃爾瑪超市)聯合 Microsoft(微軟) 與 Oracle(甲骨文) 以及 Twitter(推特)加入競標搶親的行列,而在昨天的外媒 TechCrunch 報導指出,北京字節跳動目前偏好的出售對象是 Oracle。

相信大家一定會好奇,Twitter 想買 TikTok 不奇怪,但為什麼 Wallmart + Microsoft 及 Oracle 都要來插足社群媒體的購買?其實大家看上的都是 TikTok 所擁有美國用戶的龐大數據(除了已經禁用 TikTok 的印度市場,美國是目前 TikTok 最大的市場),大家都渴望能進一步掌握用戶的社群內容偏好,能更有效的挹注在自己的本業上,甚至是真的能跨足媒體業也是一種加分結果。

那,為什麼數據本來就一直存在,卻在最近關注度大漲?主要是因為在 2020 年 6 月 22 日在蘋果的 WWDC 大會上宣布將於今年秋天發佈 iOS14,而 iOS14 提供使用者在使用 App 時的隱私保護,這一政策將會限制 App 開發者追蹤使用者資訊。至於限制為何?就是 App 必須告知使用者會追蹤使用者什麼資訊以及如何利用這些資訊,然後必須提供使用者同意或不同意被追蹤。即便使用者不同意被追蹤還是要能正常使用 App。

這麼一來,對於 App 開發者的最直接影響就在於過去許多的 App 獲利模式是透過 In App 的廣告獲利,而 In App 廣告之所以能被廣告客戶青睞,也就是透過身份或行為的追蹤,來提供廣告投放,現在這條路看起來即將面臨蘋果的箝制。

8 月 26 日 Facebook 部落格也發文警告,這一措施可能會對 facebook audience network 造成非常嚴重的廣告業務下滑, 所以 Facebook 也會放棄收集 IDFA 資訊。而原本要在秋天上線的 iOS14 也因故在 9 月 4 日宣布延後到明年初再上線,市場揣測可能是跟許多廣告商反彈有關。

可是, 除了 iOS14 外,Google 也在去年 10 月的 Chrome 80 發佈時宣布 2 年後將永久關閉cookie 功能隨後經過大半年的時間,至於在7月31 號時發佈了多項和廣告及網站有關的用戶隱私工具,當中跟廣告追蹤有最直接關聯的有「Why this ad ?」與取代 cookie 的「信任權杖 API(Trust Token)」測試版。

關於「Why this ad ?」是為了提供使用者得知是因為什麼原因會看到這則廣告外,也提供使用者可以選擇停止顯示這則廣告。更進一步在不久的未來還會加入「About this as」將會顯示這則廣告是誰投放的。

再來是取代第三方cookie 的 Privacy Sandbox(隱私沙盒)計畫,就是要用上述的信任權杖加上隱私限額與 PIGIN(privacy interest group including noise)來限制網站收集用戶資訊,卻又能辨識這位用戶是真實用戶還是從事廣告詐欺的機器人程式,最終還能追蹤用戶的瀏覽興趣。上述的所有功能都是為了完全限制行銷人員與媒體在應用 cookie 來追蹤用戶。當然限制第三方 cookie 這件事,蘋果早在 2 年前就開始在推動 ITP(智慧型追蹤預防)政策來限制 cookie 的使用。

所以在當今的數位巨人們,自己修改在網路上的追蹤用戶隱私政策,導致過去數位行銷重度依賴的第三方 cookie,正式要倒數計時走入歷史。因此品牌如果再不重視自己手上所擁有第一方數據,以及了解或學習該如何開始打造自己的數據應用,未來勢必會在各方勢力的崛起下,處處受限行銷活動與成效。

●文章內容由Adm廣告雜誌授權,分眾傳媒提供。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