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萊豬進入校園疑慮,農委會嚴正駁斥。(圖/記者許展溢攝)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農委會今(17 日)針對有媒體報導進口含萊克多巴胺豬肉可能進入校園午餐等疑慮嚴正駁斥,並說明政府推動校園全面使用國產豬肉的決心絕不改變,已擬妥相關管理措施與機制,全國學校團膳業者與食材供應團體也全力支持,共同為學生餐食與消費者的權益嚴加把關。
農委會表示,媒體報導禮來公司前員工「程嘉華獸醫師」引述美國動物法律辯護組織 (ALDF) 給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 (FDA) 的緊急請願書案,經查其緣由是因為Covid-19疫情,造成畜牧場無法出豬,而使得豬隻食用萊劑的時間延長,恐影響動物福利,因此該團體向美國FDA提出緊急請願書,請中止及撤回萊劑許可使用,並非因為食安問題。另有關提及「萊劑具搖頭丸及安非他命作用」乙節,食藥署已在10月22日闢謠澄清,包含該文獻報告於濃度單位誤植,造成誤差千倍之解讀,籲請消費大眾勿被誤導。
對於報導中提到「許多實驗動物顯示,若吃萊劑,除壽命大幅減短外,懷孕母豬活產率也下降,小豬則是活動力降低,攻擊性增加。最顯明為心臟危害,長期吃進萊劑會造成心臟慢性受損。」農委會說明,其相關研究均使用高濃度萊劑,且是在實驗室環境下之極端狀態,但未運用食品安全和毒理學之核心概念,即「劑量決定毒性」,若未細讀該文獻報告內容,容易造成過度解讀。而「懷孕母豬的飲食添加萊克多巴胺,對新生兒有什麼影響?」 則是將高濃度萊劑飼料餵食妊娠中的母豬,觀察新生豬仔的健康狀況,與一般實際養豬狀況有很大差距,實務上種母豬與小豬飼養均不會使用萊克多巴胺。
▲農委會強調,校園午餐全面使用國產豬肉。(圖/記者湯興漢攝)
農委會表示,除我國食藥署已進行食品中萊克多巴胺安全殘留容許量之風險評估外,另加拿大衛生部亦有相關報告,該報告指出:「依據現有毒理安全及殘留試驗資料評估,按該產品標籤仿單使用萊克多巴胺之牛及豬可食用部位殘留,沒有人體健康副作用且被認為是安全的。」。強調一旦要討論副作用,並須同時討論劑量才有意義,因「劑量決定毒性」。
農委會最後強調,因應開放萊克多巴胺豬肉政策,政府已聯合跨部會一起做好進口肉品查驗與安全把關、豬肉及其產品的產地清楚標示、推動校園午餐全面使用國產肉品,以及加強國產豬肉市場區隔等措施,共同確保消費者食肉安全,讓消費者獲得資訊透明及選擇的權利。另外,依據食安法就肉品產地標示之規定,自110年1月1日起生鮮肉品、加工食品、散裝食品、包裝食品、餐飲、團膳及所有消費通路都要全面清楚標示,對含有豬肉及其可食部位的食品,業者均皆應依規定標示其原料原產地,對於不肖業者亦將會依法開罰。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