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克鑲畫大師陳景容

▲陳景容談繪畫創作。(圖/記者蘇位榮攝)

▲陳景容談繪畫創作。(圖/記者蘇位榮攝)

記者蘇位榮/台北報導

「我不曾請收藏家到家裡,我很不會交際應酬。」86歲的陳景容,仍然精神濟濟,在台灣師大的個展上解說馬賽克鑲嵌畫的製作細節,說到開心時,他馬上現場教學如何用手工敲割石片,真誠樸實的樣子,讓現場的民眾和師生笑出聲來。

陳景容的馬賽克鑲嵌作品,中外馳名,去年羅馬尼亞Muzeul Tarii Crisurilor博物館館長Aurel Chiriac以及總監Alexandru Badea正式邀請他,赴該國展示他的馬賽克鑲嵌畫「瑪利亞和耶穌的祝福」巨作,陳景容是唯一受邀的在世藝術家,可見他的藝術成就受到國際肯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師大美術系教授楊永源說,「陳老師的作品又廣又多,老師重在素描,人分四肢,如何將移動中的人,肌肉一緊一鬆,S曲線展現出來,陳老師的功力沒有話說」。確實,人物畫在陳景容的作品題材中佔有極大的份量,陳景容在東京藝大壁畫研究所奠定了深厚的素描基礎。

台灣師大美術系為陳景容舉辦的回顧展上,展出了他在1960年代在東京藝術大學留學的壁畫教室為背景的裸女畫,他說,那個時候很窮,卻是人生中令人讓念的一段時光,在畫面上他很注重每個人的動態,裡面的人是側面或是沒有頭,每個人都排在一起,用線條切割,虛虛實實。

陳景容很喜歡音樂和文學,他的作品含有神話、神秘的元素,「雙裸女」、「三美神」、「月光下的裸女」,都配上古羅馬的廢墟或海邊的場景,讓作品醞釀出神秘靜寂的味道,呈現出超現實主義或象徵主義的氣氛。

▲陳景容的繪畫創作。(圖/記者蘇位榮攝)

▲陳景容的馬賽克鑲嵌畫。(圖/記者蘇位榮攝)

他喜歡聽古典音樂,到音樂廳欣賞歌劇和管弦樂時,畫了不少以音樂會為主題的作品,「夢遊女」就是在他聽歌劇時畫好素描後,才在牆上畫濕壁畫,之後又將作品從牆上剝下來,貼在亞麻布上,後來又用同一張素描畫成瓷畫,而陳景容是台灣第一個畫彩瓷畫的畫家。

陳景容曾在巴黎住了五個月,巴黎給人的印象是美麗的花都,可是街頭上有不少的乞丐,他們有不同的際遇和表情,陳景容常帶著素描紙,坐在咖啡廳畫了不少張的乞丐,有時他會把這些乞丐畫成濕壁畫,而國家音樂廳也有一幅陳景容的濕壁畫「樂滿人間」。

在歐洲古老城市的廣場教堂前,常佇立著騎士像,他特別喜歡畫「科雷奧尼將軍騎士像」和「科達美那達騎士像」,畫這兩幅油畫時,配上建築或廢墟,有時再加上場景人物和靜物,形成一動一靜的對比。剛柔、動靜、虛實之間,就是陳景容畫作的最大特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