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在地農民解說及操作農機具,實際下田耕種馬鈴薯、採收絲瓜、割稻人工脫穀等體驗農作活動,讓稻田文化與人、食物、土地之間有美好關係連結。(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記者蔡佩旻/雲林報導
「雲林農作學旅」活動,由雲林縣斗南鎮農會與CEO學院合作特別企畫,邀請近70位台灣具影響力的企業家,知名產業、上市櫃公司之企業主、企業接班人及專業經理人,今(28)日南下雲林縣體驗一日農作,從稻田餐桌、農作體驗、雲林咖啡推廣,一直到農業轉型座談,以促進雲林觀光發展及提升農業經濟效益。
雲林縣斗南鎮農會近年推動友善耕作與食農教育,希望能夠讓更多人重視在地物產,飲食除了追求美味、注重安全、均衡外,更要兼顧環境永續。不同季節與區域特性種植農作物,發展出越光米、絲瓜、馬鈴薯、竹筍等多樣特色農特產,雲林縣為台灣農業大縣,更是台灣的重要糧倉,現今農業技術進步,糧食的供給十分充裕,當今更重視的是食的安全,而且要吃出文化。
▲「雲林農作學旅」活動,由雲林縣斗南鎮農會與CEO學院合作特別企畫,邀請近70位台灣具影響力的企業家,南下雲林縣體驗一日農作。(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參與體驗的學員提到,多年前曾來過雲林,但這次的體驗讓我感受到許多的不一樣,特別的是,年輕人變多了,讓我們看見雲林的「農」正在多樣化、年輕化發展中,驚人的成長讓我們看見不一樣的農業。
斗南鎮農會說明,稻田餐桌文化是結合雲林縣日常生活飲食習慣,食材採用在地特色農產品有斗南越光米、絲瓜、竹筍、法國Sasso雞、台灣本土牛肉……等10道料理,讓吃飯不只是單純的一餐,更是一場味覺文化饗宴。餐後更透過在地農民解說及操作農機具,實際下田耕種馬鈴薯、採收絲瓜、割稻人工脫穀等體驗農作活動,讓稻田文化與人、食物、土地之間有美好關係連結。
斗南鎮農會從源頭-產地做起把關,產銷履歷讓國人安心選購雲林農產品,透過農會把關、政府管理及民間參與三大力量,完善從農場到餐桌之管理體系,邁向信任食安消費環境,提高農產品競爭力、提升農業經濟價值。
▲透過在地農民解說及操作農機具,實際下田耕種馬鈴薯、採收絲瓜、割稻人工脫穀等體驗農作活動,讓稻田文化與人、食物、土地之間有美好關係連結。(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其他新聞】
►雲林女燒炭遭警破門竟逃匿 擴大搜尋...水圳旁再次搶回一命
►雲林美魔女住處遭闖...30雙高跟鞋「清空」 警速逮「療癒大盜」
►獨/雲林純樸小鎮驚現高跟鞋大盜 美魔女崩潰:有的絕版只穿一次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