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投入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 六處選址曝光

2020年12月4日 16:08

▲左為CIP台灣區董事總經理許乃文,右為CIP台灣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計畫執行長侯奕愷。。(圖/CIP提供)

▲左起為CIP台灣區董事總經理許乃文、CIP台灣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計畫執行長侯奕愷。(圖/CIP提供)

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CIP)代表CI IV基金,今(4)日宣布正式投入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並公布所選出的六處風場場址,包括渢汎、渢成、渢利、渢妙、渢佑以及福芳,分別位在新竹、苗栗、台中及彰化海域,六場址合併裝置容量上看6.3 GW。

CIP台灣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計畫執行長侯奕愷表示,CIP秉持一貫嚴謹的開發流程,並在選址初期即進行審視,依據現階段可獲得的資訊盡可能排除環境保護區及敏感區位等限制,以確保所選擇的場址具有開發可行性。

CIP台灣區董事總經理許乃文說明,「渢」字由「氵」及「風」所組成,涵蓋離岸風電最基本的兩項元素,其中字義為宏大的風聲,象徵豐沛的風力資源,所以選擇「渢」字做為CIP第三階段計畫的識別。

針對區塊開發規則,許乃文指出,CIP在潛力場址開發階段肩負最高的國產化使命,從水下基礎、陸上變電站、風機零組件到所有的海事工程,並在經過與本土台廠和風機系統廠不斷的努力,催生本土產業鏈,並倡議區塊開發應維持「項目制國產化」政策,以延續本土供應廠商的投資量能。

針對下一階段台灣的離岸風電發展,侯奕愷表示,浮動式技術已成全球離岸風電趨勢,而浮動式風場在亞太地區具有高度開發潛力,目前日韓政府均積極投入發展,建議政府把握現有利基,加速推動浮動式離岸風電。

侯奕愷指出,目前在第三階段可規劃兩至三座,每座容量各100MW的浮動式風場做為示範計畫,如此台灣將可望在2021年即可展開浮動式的風場開發,並在2025年迎來首座浮動式示範風場商轉,穩坐亞洲離岸風電領先地位。

侯奕愷強調,為控制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各國政府陸續將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納入法規,而企業界也積極響應減碳,包括RE100等相繼而生,因此呼籲政府在氣候變遷議題上踏出堅定的一步,針對2050年淨零碳排設立明確的國家目標,以催生國內綠電市場,並提升供應鏈的國際競爭力。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