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瀾滄11大壩」影響五國湄公河水位! 美監測衛星正式上線

▲▼湄公河因為上游遭中國水壩攔截,導致乾旱。(圖/路透)

▲湄公河因為上游遭中國水壩攔截,導致乾旱。(圖/路透)

記者張靖榕/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瀾滄江大舉興壩的行為嚴重影響下游五國,也引發越南對湄公河水源枯竭的憂慮。美國出資的衛星追蹤計畫於14日正式上線,該計畫將會監測瀾滄江多個水壩的水位與湄公河對比,並提供實時查詢,以監測這條貫穿東南亞南北軸的重要河域。

路透社報導,中國的瀾滄江為河流上游,往下一路延伸進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最後由越南的湄公河出海,總長4350公里,而水源的爭奪在未來愈顯重要,當前中國在境內河段興建11座大壩的作為引起極大爭議,也成為東南亞地緣政治競爭的焦點。

美國此前批評中國興壩阻存河水,會對下游國家仰賴河流捕魚和灌溉的6000多萬居民生計造成影響,但北京當局否認美方指控,並與下游五國達成「瀾滄合作協議」,並由中方設立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提供5年內3億美元援助各國的中小型合作項目。

▲瀾滄江,湄公河,印度,中國,西藏。(圖/視覺中國CFP)

▲瀾滄江河水被最大限度用作水力發電,阻斷下流鄰國的湄公河水。(圖/視覺中國CFP)

不過美國國務院部分出資的穿雲衛星於14日正式上線,專用於監測瀾滄江內11座中國水壩的水位,以及下游至湄公河的水位變化,對所有人開放近乎實時監測的資訊。一個獨立的「地表濕度監測」能夠顯示監測索在區域的地表濕地,是否比往常更濕或更乾,以此做為評判自然的流水量是否受到大壩的阻斷。

華盛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一個運作虛擬水錶的全球智囊團的成員艾勒(Brian Eyler)指出,監測衛星提供的證據表明,中國11個水壩經過精心設計,以最大限度的運轉,向東部省分輸出大量的水力發電,「毫不顧慮對下游的影響」。

中國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於本月4日回應,儘管美國過去做出許多指控,但一直沒能拿出證據。該院聲稱在瀾滄江建壩對下游其實是有益的,因攔水做水利發電其實能對鄰國有正面方展,包括預防洪水及乾旱。

此前一項湄公河監測研究計畫「地球之眼」(Eyes on Earth)便指出,2019年時湄公河的水位已比往年下降,同時其他國家遭遇到更嚴重的乾旱。美國過去並沒有足夠的監測方式提出充分的證據,如今有衛星監測並以接近實時的速度公開資訊,或將能提供一個更清楚的證據。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