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地方法院的綠能建築加上設計感十足,成為許多人拍照打卡的景點。(圖/鏡週刊提供,下同)
圖、文/鏡週刊
蓋了5年、斥資16.5億元的新竹地方法院啟用後,美侖美奐的綠能建築打破法院冰冷形象,成為當地「今天去竹院了沒?」的熱門打卡景點。本刊卻接獲爆料指出,竹院因離譜的驗收方式和拖欠工程款的問題,被營造商一狀告上法院,對簿公堂後結果在竹院被審理,聲請移轉上訴到最高法院皆遭駁回,成為真正的「球員兼裁判」的情況。
8年前,曾獲2次金質獎的知名營造商「登山營造」標下竹院辦公大樓新建的主體工程,5年前竣工後,由時任新竹地方法院庭長、法官所組成的主驗官群,在驗收時認為建築的牆體過於單薄,以金屬製鎚子敲擊牆面後,認定建商蓋「空心牆」而遲遲不肯驗收。
工程人員透露,主驗官群完全是由一群不懂工程的人所組成,在驗收的時候,竟然離譜的拿著「鎚子」在牆上四處敲打,說這樣可以聽出哪裡有問題,因為竹院占地偌大,甚至動員一群書記官、替代役一起來敲,只要鎚子打到哪裡覺得有異音,「感覺」像是空心的部份,就會用膠帶在牆面貼上「大叉叉」的記號,讓整棟建築被人說是像貼滿符咒的「鬼樓城」。
實際上,院方找來第三方鑑定,實驗結果證實牆體沒有「空心」的問題,而使用鎚子的「打音法」(打診法)是需要搭配專業的接收麥克風、資料擷取器、工業手提式電腦等專業工程器材,絕非庭長、法官帶著替代役敲敲打打就能聽出牆體問題的。
由於雙方對於驗收方式的意見僵持不下,基於主驗官「就是要一個無異音的牆面」的主觀想法,最終登山營造接受以低壓灌注「環氧樹脂」(epoxy)補強牆體的工法處理,結果衍生出5、6,000萬工程款,時至今日竹院仍是遲遲不肯支付。
2年前,登山營造找上工程會協助,遭到竹院態度強硬拒絕調解,無奈之下只好提告,但因為被告就是竹院,聲請移轉到台北地院又被駁回,向高院及最高院抗告也不成,理由是「不會有偏頗之餘」。讓營造商氣急敗壞,決定投書媒體,將這荒謬的狀況公諸於世。
更多鏡週刊報導
【竹院工程惹議2】外行領導內行 工人蓋法院蓋到圓形禿、鬧離婚
【竹院工程惹議3】重建後風波不斷 竹院:因為2萬元變5千多萬
【機師約砲不防疫1】紐籍機師才成防疫缺口 台籍機師再遭控落地頻約砲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