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全委保單」優缺一次看懂! 業者破迷思:資產回撥率太高未必好

2021年01月16日 19:34

▲類全委保單雖然吸睛,但壽險業者建議要慎選保險公司。(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2020年類全委保單的業績成長6倍以上。(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陳依旻/台北報導

近年保戶投資型保單最愛「類全委」;《ETtoday新聞雲》訪問部分壽險業者,除了證實這項商品確實賣得蠻好,有壽險公司去年業績成長6倍,但還是有保戶較為喜歡傳統自選型標的,業者也說明類全委優缺點,強調潛在風險就是慎選保險公司以及合作的投信公司。

「委託投信公司代為運用與管理專設帳簿資產之投資型保單」,也就是「類似於全權委託別人代操」的概念,流程是保戶將資金交給壽險公司,壽險公司再委託投信全權操盤。

據了解,類全委保單從2013年開始逐漸打開市場知名度,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去年前11月投資型保單中類全委契約金額,年增526.8億元。

不少人選擇類全委保單達到財務規劃的目標,讓類全委保單成為2020年壽險公公司相當熱門的商品;我國大型壽險公司當中,台灣人壽2020年前11個月類全委保單保費達227億,佔前11個月保費約 8成,相較於2019年同期僅36億的保費,2020年大幅成長6倍以上。

▲類全委保單近年吸睛。(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業者表示,類全委保單因交由專業投資團隊或經理人負責代操,可為保戶省去選股與盯盤時間。(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台灣人壽說明,類全委保單之所以吸睛,主要是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各國央行陸續調降市場利率應對,金管會因此決定調降責任準備金,以確保壽險業能穩健經營,各保險公司更是因此大幅調降宣告利率,導致以往熱賣的儲蓄險價格變貴,投報率失去吸引力。

相較之下,類全委保單因交由專業投資團隊或經理人負責代操,可為保戶省去選股與盯盤時間,並且市面上類全委保單多具有撥回機制,在投資績效穩定成長並且固定撥回金額下,類全委保單戶獲得許多風險趨避者及愛好固定收益的保戶青睞,導致類全委保單業績顯著成長。

預估類全委保單仍會在今年熱賣,但《ETtoday新聞雲》訪問部分壽險業者,除了類全委保單,其實自選型投資標的和類全委保單的銷售額差不多,且大部份業者還是習慣賣自選型,不外乎是想讓客戶有自己在投資的感覺。

一位業者指出,類全委保單顧名思義就是全權委託別人代操你的資金,適合身上有一筆資金想投資,但要想要有點壽險保障的保戶,據了解,國人主要喜歡選每月可拿到4至6%的配息性商品,就看壽險公司提供的每月配息。

▲類全委保單懶人包一次看。(圖/記者陳依旻製表 點圖可放大)

▲類全委保單懶人包一次看。(圖/記者陳依旻製表 點圖可放大)

類全委和自選型基金各有不同的特點,類全委保單能讓保戶每個月拿到固定配息,心裡會很安穩,但每月的投資報酬率,會因每家投信公司的規則而有所不同。

假設投信公司幫保戶投資的錢,這個月報酬率7%,但客戶在表上看到的是配4%,另外3%要嘛投信公司回去買單位,或者是當報酬率不足的時候,再用其他方式配給客戶;所以,缺點是要看投信公司的投資能力,還有客戶如何選擇壽險公司,畢竟投資有賺有賠,交給可以信任的公司相對安心。

另外,資產撥回率太高也不好,因壽險公司可能會為了維持高撥回率,造成本金嚴重侵蝕;因此,簽約前更要了解行政費用、提前解約或是部分解約的費用。

▲類全委保單近年吸睛。(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有業者指出,傳統型自選標的,基金穩定成長,有類全委沒有的優勢。(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至於較為推薦客戶選自選型標的的原因,業者表示,自己是期貨起家,後來轉攻保險業,資歷加起來超過10年,基金成長幅度很穩定,「我會幫客戶設定每月拿7到9%,基金也是穩定成長,類全委就沒有這種優勢」。

業者進一步補充,滿多個案是月配型商品,因為定存每年報酬率是零點多百分比,月配型儲蓄型商品頂多兩個百分比,但投資型保單畢竟是要投資,在基金分配標的上,有基金經理人的專業,「我這邊客戶大概去年買到現在,每月配息都超過7%,但這是配息,另外有本金淨值的成長 資產大概都漲了十幾個百分比。」

業者舉其中一位選擇自選型基金的保戶為例,起初放兩三百萬進來投資,保險公司跟投信公司一樣都會扣除手續費,扣除5%,就剩下285萬左右,上禮拜五幫保戶看基金報酬率,目前漲到310幾萬,每月配息1萬9,000多。

業者強調,其實,對長輩來說,也蠻喜歡自選型基金,雖然到期能領到多少,還是要看投資報酬,無法事先預估,但至少基金波動不會太大,不用擔心錢突然沒有。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