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水「胸像雕塑」亮點揭秘!東海大學教授:不只是像不像的問題

▲▼臺灣重要雕塑家黃土水留存在日本新潟佐渡市多年的遺作〈山本悌二郎〉石膏胸像回到臺灣,在國立臺灣美術館開箱。(圖/記者林育綾攝)

▲臺灣重要雕塑家黃土水留存在日本新潟佐渡市多年的遺作〈山本悌二郎〉石膏胸像回到臺灣,在國立臺灣美術館開箱。(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台中報導

臺灣第一位雕塑家黃土水名作《少女》胸像在去年引發轟動,而留存在日本的遺作《山本悌二郎》石膏胸像如今也渡海回娘家,1月22日在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行開箱儀式。究竟黃土水的雕塑特別在何處?不只是歷史地位和惟妙惟肖,東海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林文海注意到,此胸像下緣有「海浪」般的流動線條,是黃土水最巧思之處,可能是為了象徵「海島」這個關鍵元素。

▲▼臺灣重要雕塑家黃土水留存在日本新潟佐渡市多年的遺作〈山本悌二郎〉石膏胸像回到臺灣,在國立臺灣美術館開箱。(圖/記者林育綾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山本悌二郎》胸像下緣有「海浪」般的流動線條,可能是黃土水為了象徵「海島」背景的巧思。(圖/記者林育綾攝)

黃土水的名作《少女》胸像在太平國小隱身百年,去年在北師美術館重見天日引發藝術界轟動;如今留存在日本新潟縣佐渡市的作品《山本悌二郎》石膏胸像,也在旅日舞蹈家若林素子(張素真)積極穿針引線之下,於去年12月渡海回到臺灣,佐渡市政府同意將《山本悌二郎》雕塑出借3年給國美館進行修復、翻製原作典藏及規劃展覽。

黃土水(1895- 1930)除了是臺灣第一位雕塑家,也是第一位入選日本官方展覽會帝展的臺灣人,作品曾入選帝展4次,而他開啟了國內雕塑先鋒,在「臺灣美術史」裡具有重大意義。除此之外,為什麼他的作品特別備受矚目?值得欣賞之處在哪裡?不光是他的歷史地位、作品惟妙惟肖且具溫潤感,還十分有創作者的巧思。

▲▼臺灣重要雕塑家黃土水留存在日本新潟佐渡市多年的遺作〈山本悌二郎〉石膏胸像回到臺灣,在國立臺灣美術館開箱。(圖/記者林育綾攝)

▲林文海教授強調,雕塑作品要看的「不只是像不像的問題而已」。(圖/記者林育綾攝)

《ETtoday新聞雲》22日在開箱儀式上訪問東海大學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院長、美術系教授林文海,他以創作者的角度強調,雕塑作品要看的「不只是像不像的問題而已」,重點是要去看藝術家如何顯現,將「人物的性格、特質,傳達在作品上面」。

林文海觀察到,《山本悌二郎》石膏胸像的下緣,並不像一般的胸像雕塑只是平整切齊,而是特別打造出「海浪」般的流動感,他認為,「臺灣是個海島,而山本悌二郎來自日本的佐渡市,剛好也是個海島」,而且山本穿的是和服,服裝本身的材質更適合做如此呈現。

因此林文海推測,黃土水應該是經過思考,才在創作中特別加入「海浪」這個象徵元素,將人物的特質顯現出來。他舉例,就像一位室內設計師到府設計,那房子一定是為屋主量身打造、符合屋主的特質,而不是設計師自己的特質。

▲▼臺灣重要雕塑家黃土水留存在日本新潟佐渡市多年的遺作〈山本悌二郎〉石膏胸像回到臺灣,在國立臺灣美術館開箱。(圖/記者林育綾攝)

▲臺灣重要雕塑家黃土水作品《山本悌二郎》石膏胸像回到臺灣,在國立臺灣美術館開箱。(圖/記者林育綾攝)

山本悌二郎是佐渡市政治家,當時臺灣在日治時期,他曾擔任日本農業大臣,也糖株式會社(台糖前身)並擔任總經理,建置規劃臺灣第一所新式製糖工廠(高雄橋頭糖廠),與臺灣糖業歷史淵源深厚。

由於黃土水在生前為藝術創作謀生,創作之餘,也常接受日本仕紳委託製作胸像或銅像。根據臺灣藝術史研究學者李欽賢的考究和推測,此次《山本悌二郎》石膏作品,應該是當年糖株式會社員工委託黃土水創作,致贈給山本悌二郎的禮物。

▲▼臺灣重要雕塑家黃土水留存在日本新潟佐渡市多年的遺作〈山本悌二郎〉石膏胸像回到臺灣,在國立臺灣美術館開箱。(圖/記者林育綾攝)

▲《山本悌二郎》雕塑背後,寫著「山本農相壽像」。(圖/記者林育綾攝)

其他人也看了

黃土水珍貴遺作從日本返臺開箱!抵達當天正好是逝世90週年紀念日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