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積電的帶動下,台灣經濟成長率30年來首度超越大陸。(圖/CFP)
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
台灣2020年GDP成長率2.98優於大陸的2.3%,30年來首度超越大陸,行政院主計總處專門委員吳佩璇表示,台灣是因防疫有成,生產、製造、消費活動得以持續,才能有這樣的成長幅度。對此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特聘教授李非教授認為,如果島內「台獨」勢力認識不到台灣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來自中國大陸,而繼續「依美抗中」,那去年的經濟表現只會是「曇花一現」,台灣未來會在經濟區域化趨勢中被邊緣化。
李非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台灣經濟去年表現較好最主要得益於中國大陸在美國的「晶片制裁」下,對台灣芯片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台灣經濟表現較好主要是因為出口旺盛,而出口旺盛主要是因為大陸的需求增加。首先,大陸是復工復產比較快的國家,再者現在對晶片的需求也很旺盛,而台灣是晶片代工的地方,因此它的經濟自然而然地就變好了,也就是說,是大陸的市場需求帶來了台灣經濟的恢復。
▲大陸遭到美國「晶片制裁」,自製晶片能量也不如台灣,導致對台需求大增。(圖/視覺中國)
台灣2020年對大陸出口創歷年新高,台灣財政部1月8日公佈,2020年台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達1514.52億美元,創歷年新高,同比增長14.6%,佔台灣總出口額的43.9%。大陸(含香港)穩居台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順差來源地。
李非教授指出,如果島內的「台獨」勢力無法認識到台灣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來自中國大陸,而因去年的經濟成就「得意忘形」,繼續「依美抗中」,那台灣很可能會在未來被邊緣化。
李非教授說,「第一,台灣經濟表現好的方面局限於高科技產業,而普通老百姓受到疫情的衝擊較大,他們的總體經濟水平並不是很好。也就是說,台灣只是在晶片代工產業的這方面好,其他產業並不好。」
「第二,現在世界經濟呈現區域化趨勢,形成了東亞、歐盟以及北美三大區域。中國跟周邊國家建立了RCEP,跟歐洲也簽訂了中歐投資協定,而台灣被排除在外。所以,如果台灣將來在兩岸關係的處理上沒有做好的話,台灣經濟不會得到有效的、長期的支撐,面臨經濟邊緣化、產業空洞化趨勢。隨著中國大陸紅色產業鏈的建立,替代台灣之後,台灣的這個經濟增長動力就會失去。」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