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賁門」鬆了!東基院長:攝取優質蛋白質提升肌力

2021年02月5日 17:55

▲▼胃食道逆流大人、小孩都可能發生的關鍵在於「賁門」鬆弛。(圖/台東基督教醫院提供,下同)

▲▼胃食道逆流大人、小孩都可能發生的關鍵在於「賁門」鬆弛。(圖/台東基督教醫院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台東報導

胃食道逆流是成人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有相關症狀,其實兒童也會有胃食道逆流。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暨小兒腸胃科醫師陳志成表示,嬰幼兒時期的胃食道逆流與「賁門」未完全成熟有關,通常在出生六個月後就會改善。但成人的胃食道逆流成因複雜,找出誘發原因之外,建議多攝取優質蛋白質,例如水煮蛋,增強「賁門」的肌力,有助改善不適症狀。

陳志成院長解釋,胃食道逆流是指胃裡的東西逆流到食道,大人、小孩都可能發生的關鍵在於「賁門」(食道與胃交界處的下食道括約肌)鬆弛。成人是因為年紀漸長而鬆弛,無法正常收縮,使混著胃酸的食物隨著食道「逆流而上」,造成胸口悶痛(火燒心)、灼熱感、噁心、打嗝等症狀;嬰幼兒則是賁門肌肉力量不足,發育尚未完全成熟,溢奶、嗆奶、吐奶都是典型的嬰兒胃食道逆流症狀。

▲▼胃食道逆流大人、小孩都可能發生的關鍵在於「賁門」鬆弛。(圖/台東基督教醫院提供,下同)

大部分的家長不知道小孩也會胃食道逆流,其實嬰幼兒溢奶或吐奶,就是俗稱的「淺腹(閩南語,肚子小)」。一般長大後會改善,但也有嚴重的嬰幼兒胃食道逆流,會造成氣喘、吸入性肺炎,會有喘鳴聲、不斷咳嗽等症狀,主要是逆流時,食物進入氣管、肺部。胃食道逆流是探究為何氣喘時所不能忽略的可能因素。

嬰幼兒胃食道逆流會隨著賁門逐漸成熟而改善,家長只要了解原因,知道如何處理即可。陳志成院長指出,賁門尚未完全成熟前,可以透過一些方法,減少胃食道逆流的發生。出生六個月以前的嬰幼兒宜少量多餐;喝完奶的嬰幼兒要先排氣、打嗝,不要馬上平躺;可以添加副食品後,多吃黏稠性的食物。若家長仍有疑慮,可以就醫釐清問題。

▲▼胃食道逆流大人、小孩都可能發生的關鍵在於「賁門」鬆弛。(圖/台東基督教醫院提供,下同)

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陳志成表示,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可增強「賁門」的肌力,有助改善不適症狀。

成人的胃食道逆流雖然也是因為賁門鬆弛,但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心理狀況、工作壓力、肥胖都有可能誘發胃食道逆流,屬於一種「心身症」。陳院長坦言,自己也是胃食道逆流的病人,與其讓身體不適,不如直接面對、處理它,試著找出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原因,並著手改善,與病症和平共存,避免再度發生胃食道逆流。

陳院長不藏私地分享與胃食道逆流和平共處的小撇步。陳院長指出,賁門是下食道括約肌,鬆弛是因肌力不足,建議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可以讓肌肉更有力,改善鬆弛的情況,高度推薦一天兩顆水煮蛋。另外,要找出誘發胃食道逆流的原因,陳院長曾為了減重吃麥片,卻加劇胃食道逆流的不適症狀,甚至無法躺著睡覺,警覺可能是自己的身體對麥片過敏,去除過敏原、多吃優質蛋白質後,胃食道逆流「掰掰」。

陳院長提醒,嚴重的胃食道逆流若控制不當,有衍發為食道癌的風險,長期有胃食道逆流的人,建議定期(每半年或一年)做胃鏡檢查追蹤,不可輕忽。

►腦公!你不可以賴帳喔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