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長者(示意圖/123RF)
記者羅婉庭/新北報導
農曆春節是闔家團圓的重要時節,是在外遊子返鄉過年的重要節日。新年連假回鄉團圓期間,透過細微觀察了解長輩狀況,並牢記10大警訊,可早期發現失智及早就醫而減緩病程。
衛生局高齡及長期照顧科長吳玉鳳表示,若發現長者有以上警訊或是已確診失智症,不需驚慌,可至新北市16家醫院進行失智診斷。
新北市目前有失智共照網絡,可提供失智相關照護及家屬衛教宣導。且新北市為讓失智症者能在社區生活得更安心,提供「失智守護天使數位課程」讓一般大眾能有失智識能,了解失智症者,並可於社區內提供即時幫助。
吳玉鳳說,新北市失智人口推估逾4萬人,其中,害怕失智者迷路、走失,是阻礙失智者好好在社區中生活的一大主因,這會導致失智者降低與外界的互動,肇始病程加速惡化。
新北市政府也提醒市民佳節不忘關心家中長輩,將國際失智協會所提出的10大警訊化為錦囊,留意家中長輩狀況,也呼籲市民學習「失智友善天使基礎課程」,強化社區守望相助的能量,也讓失智症者在社區生活得更安心。
國際失智症協會提出10大警訊:
1. 記憶衰退到影響日常生活
一般人偶爾忘記開會、朋友來電,但過一會兒或經提醒會再想起來。但失智症患者忘記的頻率比較高,而且即使經過提醒也無法想起,尤其常忘記最近發生的事。
2.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如英文老師不知「book」是什麼意思;自年輕就開車的司機伯伯現在經常走錯路;銀行行員數鈔票有困難;家庭主婦不知怎麼開瓦斯、用電鍋、洗衣機等。
3. 說話表達出現問題
一般人偶爾會想不起某個字眼或詞不達意,失智症患者想不起來的機會更頻繁,甚至以替代方式說明簡單的辭彙,如以「送信的人」表示「郵差」,「用來寫字的(筆)」等;說話常停頓;用的字詞變少,有些患者會不能理解別人在說什麼。
4. 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
一般人偶爾會忘記今天是幾日,在不熟的地方也可能會迷路。但失智患者會搞不清年月、白天或晚上,在自家周圍也會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
5.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開車常撞車或出現驚險畫面、過馬路不看左右紅綠燈、借錢給陌生人、聽信廣告買大量成藥、一次吃下一週的藥量、買不新鮮的食物、同樣的東西重複買、亂買股票等。
6. 抽象思考出現困難
無法理解言談中抽象意涵,而有錯誤反應。如無法理解微波爐、遙控器、提款機等日常生活電器的操作說明;無法按照計劃做事(比如看著食譜做菜),也不能處理較複雜的事,如投票、辦理過戶、繳稅等。
7. 東西擺放錯亂
無法理解言談中抽象意涵,而有錯誤反應。如無法理解微波爐、遙控器、提款機等日常生活電器的操作說明;無法按照計劃做事(比如看著食譜做菜),也不能處理較複雜的事,如投票、辦理過戶、繳稅等。
8. 行為與情緒改變
無法理解言談中抽象意涵,而有錯誤反應。如無法理解微波爐、遙控器、提款機等日常生活電器的操作說明;無法按照計劃做事(比如看著食譜做菜),也不能處理較複雜的事,如投票、辦理過戶、繳稅等。
9. 個性改變
無法理解言談中抽象意涵,而有錯誤反應。如無法理解微波爐、遙控器、提款機等日常生活電器的操作說明;無法按照計劃做事(比如看著食譜做菜),也不能處理較複雜的事,如投票、辦理過戶、繳稅等。
10. 喪失活動及開創力
一般人偶爾會不想做家事、不想上班,失智患者變得更被動,睡得比以前久,需要許多催促誘導才會參與事務。原本的興趣嗜好也不想去做了,遇到親友婚喪喜慶,變得漠不關心或有不合宜的行為。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