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的張閔翔認為,現代農夫不是整天埋首在田地就好,還要有好的管理模式。(圖/張閔翔提供,下同)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讀資訊工程,做過自動化操作員、房仲和社團老師,台中大雅農三代張閔翔從小跟著父母在田間,渡過沒假期的童年生活,他覺得長大是不會再踏入這片田地的。8年前工作挫折來了,被迫不停思考自己和土地的連結,也想找到長輩總是告訴他如果可以「就不要從農」的答案,決定回家種米。
張閔翔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表示,那年待業,萌生接手家裡工作的想法,田裡阿伯卻問「為什麼要回去?不要回去當農夫啦,賺不了什麼錢,去找工作做」,甚至連父母都反對他這個獨生子的想法。他萬般不解,長輩做了大半輩子,為何要他別回去,好想找出原因,抱著「不覺得農業是無法賺錢、困苦的」信念,決心投入農業。
▲▼張閔翔曾獲第2屆百大青農,更赴韓國際農村青年交換大使。
張閔翔回去的第一年發現和想像中的不一樣,每天早上5、6點就要起床,中午休息沒多久,繼續上工到太陽下山才回家,農忙期半夜都在工作,沒生活品質,無法跟其他朋友有正常社交活動。「在田裡為何要花這麼多時間?」他被這問題困住了。隔年到中興大學農業企業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進修,了解「管理的關鍵」,其實要當一個好農夫,要種出好的產物,不是整天埋首就好,逐漸調整工作模式,去想對收穫量、收益有無幫助,改變傳統。
3年後張閔翔不僅上軌道,更獲第2屆百大青農,赴韓國際農村青年交換大使、台中市麥之鄉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知耕鳥食農教育副團長,他種植水稻、小麥、花生和芝麻,和父親兩人合力。他坦言一路上的確不是這麼容易,精神上最大的支持是,有台中市青年農民聯誼會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交流務農經驗,互相取暖。
▲▼張閔翔創立「食地築田」農場與品牌,希望大家看到農業其實有很多不同面向。
這麼多年,張閔翔感嘆,其實每年都有幾十個人投入農業,幾十個人做不下離開。他點出現實問題,很多人農友不是農二代想從事農業實在比較難,也許前1、2年狀況還不錯,但對管理技術、市場價格下跌不了解,忽然沒收入,貸款轉不過,全部放棄。自己雖有資源,起初卻想著放棄,若沒聯誼會的同輩伙伴鼓勵,現在可能就是在別人的公司工作。
張閔翔提到,曾有鄰居到國外果園打工遊學,覺得國外價格不錯,回台灣後就去種了,做一做也是撐不了多久,由於不少人對農夫職業仍停留在幾分耕耘幾分收穫心態,沒料到每天在田裡面等著相對報酬,忽略「農業環境」,颳一陣大風、下一陣大雨,作物就沒了,何況長期還有諸多待解決的「農業政策」,都是會影響的。不了解農業跟自己產業,看到雜誌上種什麼百萬年薪就跑去種,但雜誌上永遠不會講有多少人有多少失敗案例,東西種了不保證會穩定、會好吃,產量就會高。
▲張閔翔辦體驗活動,讓學生更了解農村生態。
現在的張閔翔部分作物採有機種植,結合聯誼會的朋友,在許多農夫市集、希望廣場等平台,把自己生產的產品推廣給消費者,創立「食地築田」農場與品牌,盼藉此讓大家看到農業有很多不同的面向,更辦許多體驗活動,發揮食農教育精神,喚起社會對於農業的重視,一同貼近大自然,參與農業的生產,從種子到採收,由產地到餐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