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藏品童子牧牛玉器。(圖/翻攝澎湃新聞)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傳統社會裡,牛是最早被人類馴養的六畜之一,象徵勤奮堅韌、忠厚溫和。「牛」也是十二生肖中藝術表現形式最為豐富的動物之一。目前傳世的國寶墓葬品中,有不少都是以牛為形象的玉佩、陶俑及書畫。圓明園未被八國聯軍焚毀前,牛首人身的擬人化雕塑也成為當時藝術品復刻的對象。
▲美國紐約大都會館藏,清代十二生肖玉雕中的牛首人身造型。(圖/翻攝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報導,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玉十二生肖俑」每年都會展出,只不過每年輪到哪個生肖,哪個生肖就「C位」出列。這組玉雕使用翡翠雕刻而成,整體尺寸高約為5.7公分,寬約為4.4公分,多為上好的青玉和羊脂白玉。精湛的雕刻師們憑借非凡的才華和技巧,所雕琢的動物神態各異,十分生動有趣,北京故宮博物院也收藏了兩套同樣的文物。
圓明園著名的十二生肖獸首,原形便是擬人化的生肖雕塑,型態與玉十二生肖俑相似,頭部為動物造型,軀幹及四肢則是穿著袍服,手持不同器物,牛首像手中執得便是道家的拂塵。不過,八國聯軍焚毀圓明園後,只剩下部分獸首存世,只能藉由清代的十二生肖俑一窺原貌。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唐代三彩天王俑。(圖/翻攝澎湃新聞)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唐代天王俑頭頂置一展翅欲飛之鳥。天王身穿明光甲,龍首護膊,腹部有護甲,腰中系帶,腰下垂膝裙,下縛吊腿,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臥牛之上。天王俑是唐朝葬儀的組成部分之一,它與鎮墓獸一起,多擺設在墓道或墓室前面,鎮墓獸在前,天王俑在後,通常成對出現,左右各一,文獻中將它們合稱為「四神」。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代吳牛喘月碟。(圖/翻攝澎湃新聞)
宋元時期瓷盤上經常出現以「吳牛喘月」典故的圖案。北京故宮博物館院藏宋定窯吳牛喘月碟,侈口淺壁,帶銅扣,平底臥足。器內近口沿處周印回紋一道,內壁周印捲雲紋一道,內底心為吳牛喘月圖紋。
「吳牛喘月」典故原指江淮一帶的水牛怕熱,看見月亮以為是太陽,便喘息不停,後比喻見到曾受其害的類似事物而過分害怕驚懼;或不明實際狀況,單憑表面做出錯誤判斷;或形容天氣酷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