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輪車戰勝坦克車! 人類最後一場「大規模古代戰爭」

2021年02月14日 08:06

 記者任以芳/台北報導

淮海戰役號稱「人類歷史最後一場特大規模的古代戰爭」,被列為近代國共戰爭史上,最悲壯的一段歷史。當年,國共雙方都有動用現代化武器,解放軍60萬對國民黨80萬大軍,國民政府軍武裝備略勝一籌,還是輸掉戰役。主要,中共當時動員民工543萬人後勤支援,最後,換來「獨輪車戰勝坦克車的結局。」這場規模罕見的大戰役,到底是如何的具有「古代」戰爭的特色?帶您揭秘。

▲▼ 譚兵讀武蔣介石、過年、袁世凱、徐蚌會戰。(圖/翻攝 譚兵讀武)

▲淮海戰役號稱「人類歷史最後一場特大規模的古代戰爭」。(圖/翻攝 譚兵讀武)

徐蚌會戰或是淮海戰役,是第二次國共內戰「三大戰役」之一,發生在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結束,歷時66天。主要是解放軍對蔣介石的徐州剿匪總司令部防區進攻。讓外界好奇的是,兩軍PK,蔣介石的軍隊武器、裝備都比較好,為何會輸給當年的解放軍?

資深媒體人老譚指出,「國民政府的敗象,早在1947、甚至是1946年就已經可以看得出來,可是淮海戰役的落幕,還是可以做為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這場空前大戰役,國共兩邊投入的兵力有很多說法,估且用解放軍60萬對國民黨80萬的這個說法。

▲▼ 譚兵讀武蔣介石、過年、袁世凱、徐蚌會戰。(圖/翻攝 譚兵讀武)

▲徐蚌會戰或是淮海戰役,是第二次國共內戰「三大戰役」之一。(圖/翻攝 譚兵讀武)

老譚曾經訪問一位打過雙堆集的老兵,他描述當年,「國軍這邊還有黃維的機械化美式裝備兵團,可是卻被打敗,因素當然很多。」這是老譚曾經訪問一位打過雙堆集的老兵描述的場景。

退休老兵心有餘悸的回憶,「有次砲彈落下,砲長直接炸死,肉塊就整個貼在寨牆上,我剛好與排長在旁邊,一段寨牆垮下來,把他們埋了,結果被救出來,挖出來才發現一小片彈片畫過小拇指,小拇指就斷了。」老兵不斷強調,「沒死真的是命大,戰爭真的很殘酷,沒碰過就最好不要高言開打。」

▲▼ 譚兵讀武蔣介石、過年、袁世凱、徐蚌會戰。(圖/翻攝 譚兵讀武)

▲解放軍獨輪車戰勝國軍坦克車。(圖/翻攝 譚兵讀武)

至於,當年國共兩邊是怎麼打法?關於這場戰役,國共都是全力一搏。通常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國軍部隊移動,主要是倚靠鐵路,那時隴海鐵路、津浦鐵路等等、鐵路被截斷,就等於無法打持久戰。

至於解放軍方面,倚靠強大的「民眾組織力量」,補給不斷,補充無缺。才能夠堅持到最後5分鐘,改變整個局勢。事後估計,為了供應至少60萬人的部隊作戰,中共動員民工543萬人去運送糧食、補給品、抬受傷的士兵等等。所以,這場戰役運用了最古老人力推車,「獨輪車戰勝坦克車。」

▲▼ 譚兵讀武蔣介石、過年、袁世凱、徐蚌會戰。(圖/翻攝 譚兵讀武)

▲大陸《大決戰》書或電影,加入英雄人物事蹟。(圖/翻攝 譚兵讀武)

老譚分析,為了謀劃打淮海戰役之日起,中共高層就特別重視後勤保障的問題,強調一定要充分動員百姓支援前線。因此,大陸《大決戰》的書或電影,都會加入一些英雄人物曾付出過的事蹟。

比如,為了支前,男人運糧食、運彈藥;女人碾米磨麵、逢製衣服鞋子等等。由於,第一線的糧食消耗量大,也有由女性組成的運輸隊,像男人一樣,在冰天雪地裡走了400多里,運送糧食給軍隊。

▲▼ 譚兵讀武蔣介石、過年、袁世凱、徐蚌會戰。(圖/翻攝 譚兵讀武)

▲李蘭貞。(圖/翻攝 譚兵讀武)

另外,擔架隊成員都是男人,當年有一位被特別表彰的女人李蘭貞也參加擔架隊,跟著一起運送傷兵。他們過河的時候,男人怕濕衣褲挨凍,全部把褲子都脫了,重傷患放在擔架上用也成頭頂著過河。

但是,女性成員怎麼辦?就是男人先過,她們在後面。所以,那時候的後勤運送,可以常常看到一群人露著白花花的屁股,走過冷冰冰的河水,就算河面飄著薄冰塊,一樣涉水過去,可能都凍得全身青紫。至於。當年解放軍民工們為何如此賣命,以及最後戰爭死傷有多慘烈?《譚兵讀武》第34集帶您走進歷史,回顧這場「人類歷史最後一場特大規模的古代戰爭」。

 ▼參戰的女民工「脫褲渡河」!徐蚌會戰奇景讓人驚呆。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