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幣流傳數百年! 南太平洋小島竟有世界最早「區塊鏈」

▲▼雅浦島石幣。(圖/取自維基百科)

▲雅浦島石幣。(圖/取自維基百科CC BY-SA 3.0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加密貨幣交易火熱,尤其是比特幣價格頻創高峰。加密貨幣一般使用區塊鏈技術來實現記錄交易、追蹤資產和貨幣的去中心化,不過有學者發現在距今數百年前的南太平洋小島,島民竟然已經發展出具有區塊鏈精神的貨幣雛形。

美國《科學新聞》曾報導,在密克羅西亞(Micronesia)最西端的雅浦島,島上原住民曾經使用一種名為雅浦島石幣(Rai Stones)的古代貨幣進行交易。特別的是,一旦石幣製作完成後,島上居民相當信任石幣的購買力,即使石幣因故沉入大海,也不會影響石幣主人擁有的財富。

美國俄勒岡大學考古學家在2018美國考古學會年會表示,雅浦島居民在1783年與西方文明首次接觸之前,會航行於密克羅尼西亞的其他島嶼之間,四處採集石灰岩製作石幣,來往航程超過400公里。

這種石幣直徑比人還高,重量超過一輛小型汽車。當石幣製作完成後,每個石幣都會依照尺寸、石材質量、形狀和運送返島所需承擔的風險,獲得分配一定的價值。石幣一旦經過島上酋長認可後,都會放在公開場所展示。

石幣的所有權可以轉移,但以石幣為媒介的交易都是公開讓所有島上居民周知,因此即使發生交易,石幣的位置也不會改變,且所有人都認可石幣的價值與購買力。學者認為,雅浦島石幣的概念與區塊鏈有相似性,甚至可視為其先驅。

傳言曾有一戶人家獲得一個品質極佳的石幣,卻因船難而沉入海底,當地居民同意石幣肯定還在海底某處,因此雖然看不見石幣,但並不影響這枚石幣的價值,因此這戶人家仍保有石幣所代表的財富。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雅浦島石幣並不能算是真正的貨幣,因為石幣不能被分割成更小單位進行交易。此外,也有人認為加密貨幣並不符合「貨幣」的定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