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訊「繞道」收購數家台廠 技術轉移恐釀國安危機

2021年02月19日 11:26

▲▼立訊精密。(圖/取自立訊精密官網)

▲立訊精密。(圖/取自立訊精密官網)

記者姚惠茹/綜合報導

「紅色供應鏈」崛起,衝擊台灣科技產業,其中又以立訊精密為頭號指標,尤其近年陸續「繞道」收購宣德、美律、光寶科、緯創及和碩關係子公司日鎧等股權及在對岸的生產線,以切入連接器、聲學、相機模組、組裝及金屬機殼等領域,而台灣科技業逐步流失競爭力恐成為國安危機。

細數立訊精密收購台廠的行動,首先要從2013年3月開始,透過其以百分之百持股的香港商聯滔電子,以現金購買宣德科技,持股比例達30.65%,雖然持股未超過股份總數或資本總額3分之1以上,但董事人數過半,對宣德科技已具有實質控制力。

立訊精密2016年9月及2017年3月再以現金取得美律的中國大陸廠美特科技(蘇州)、美律電子(上海)及美律(惠州)51%股權,意味著取得重要電聲器件生產基地,正式切入聲學領域,加入搶單行列。

立訊精密創辦人王來春的胞弟王來喜透過香港註冊的立景創新有限公司,2018年2月收購光寶科的相機模組事業部門,光寶則取得立景創新10%股權及3.6億美元;2020年7月再以旗下的立臻精密(江蘇)取得緯創昆山廠。

和碩今年1月28日公告與立訊精密結盟,授權間接子公司日鎧公司辦理現金增資,並授權日麗公司放棄對日鎧公司現金增資案優先認購權,代表著立訊精密至此已逐漸切入連接器、聲學、相機模組、組裝及金屬機殼等領域,成為台灣科技供應鏈最大的威脅。

面對「紅色供應鏈」崛起,美國總統拜登甫就任即祭出「337調查」,而立訊精密更是其中的頭號對象,而台灣面對「溫水煮青蛙」的技術轉移及資訊共享仍未有迎擊動作,產業界人士指出,台灣科技業逐步流失競爭力恐成為國安危機。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