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汪會談歷史照片 。(圖/ETtoday資料圖)
記者魏有德/台北報導
海基會自1991年3月9日成立至今滿30週年,這個帶有官方色彩的民間組織,從大陸文書認證到協商談判,與大陸國台辦下的海協會,一同扮演著官方「白手套」的角色。不過,隨著2014年陸委會與國台辦直接對話,再加上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降至冰點,海基會的功能不斷弱化,存廢問題再度擺上檯面。
▲海基會於1991年3月9日成立。(圖/記者張一中攝)
讓我們乘坐時光機回到1987年,時任總統蔣經國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進而衍生文書查驗、婚配及經貿等民生問題。政府為解決上述複雜問題及考量兩岸當時情勢,由行政院召集各界人士於1991年3月9日成立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負責代表政府處理與中國大陸有關的各項事務,並由官方組織陸委會指導。
第一屆海基會董事長為辜振甫,副董事長兼秘書長則是擁有法律背景的陳長文,兩人皆為當時政商關係、形象良好人士,還擁有民間聲望,成為處理兩岸事務領頭人一時之選。隨後,辜振甫與時任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數次會談,確立兩岸在政治分歧下的民間事務協商機制,兩人也因此結緣成為好友,甚至在陳水扁執政時期的兩岸緊張關係下,仍能通過私訊,降低兩岸因政治造成的「誤會」。
辜振甫扛下兩岸交流重擔超14年,是在任時間最長的海基會董事長,也在任內因腎功能衰竭逝世,享壽87歲。此後,接任的張俊雄及洪奇昌隨著大環境的改變及政治考量,在與對岸缺乏認識及互信的情況下,海基會的協商功能一度停滯。
▲江丙坤於海基會董事長任內與大陸簽署18項協議。(圖/取自陸委會)
隨著2008年馬英九上任,前經濟部長江丙坤接下海基會董事長,兩岸交流協商進入新的階段,包括「ECFA」、「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周末包機」、「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空海運直航」、「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及「金融合作」等18項協議,皆在江丙坤任內完成。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2014年前往南京和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召開首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外界一度認為,雙方互以官銜稱呼,代表著官方正式往來形勢看好,或讓海基會的「白手套」角色可以功成身退,「官方負責協商,海基會負責處理民間爭端及事務。」
直至2016年民進黨執政,對大陸堅持兩岸互動的「九二共識」基礎提出質疑,致使大陸中斷兩岸溝通機制,不僅官方不再往來,一直以來扮演「橋梁」角色的海基會處境也變得尷尬。海基會創立的三項重要任務,與對岸「協商」、「交流」及「服務」完全停擺,存廢問題再度被擺上討論桌。
▲海基會董事長代理董事長許勝雄。(圖/記者陳政錄攝)
據了解,海基會董事長許勝雄自2020年8月代理至今,仍無真除意願,後續接棒人選也處於混沌不明狀態。假使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上任時提出的「期待兩岸春暖花開」不是空話,海基會仍是扮演關鍵角色的選項之一,正如同草創之初的兩岸破冰,才是海基會存在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