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捲入中國大陸與歐美間的制裁風波中。(圖/CFP)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H&M抵制新疆棉花事件越演越烈,不少國際品牌相繼被點名,大陸消費者也群情激憤怒喊拒買。對於新疆棉花的爭議,大陸官媒《環球時報》評論者牛彈琴便引用魯迅的說法,辱罵與恐嚇決不是戰鬥,「敢於鬥爭,更要善於鬥爭,完全個人觀點,中國至少八點破解之道。」
▲大陸官媒評論提供8種方式破解新疆棉花被污名化。(圖/CFP)
對於「抹黑及妖魔化新疆棉花」,牛彈琴列舉八種方式破解,包括「對H&M就別客氣了」;「冷靜看其他品牌的表現」;「國家該出手就出手」;「痛擊美國和西方的軟肋」;「打造中國的評價體系」;「中國品牌要加油」;「更巧妙地為新疆公關」;「走一走、看一看」等。
牛彈琴認為,消費者可以用腳抵制H&M,但類似行為的國際品牌,還有很大一批,「繼續死扛的,那就對不起了。態度有轉變,我們看清你了。中國經濟,畢竟還是開放的,我們還是要團結所有可以團結的人。」
至於歐盟制裁新疆引發的滾雪球效應,牛彈琴表示,外交行為講究對等,歐盟制裁在先,中國必須反擊,「這也是告訴某些人,別想著一邊打中國牌,一邊卻要吃中國飯。你們不行,你們的家屬不行,雇傭你們的公司也不行。」
▲新疆棉花包裝完成準備用送到廠商加工。(圖/CFP)
此外,牛彈琴強調,強迫黑奴勞動是歐美國家的軟肋,是西方國家的原罪。牛彈琴也建議,中國企業別全退出BCI,BCI裡的中國公司,主要在產業鏈中上游,大多為棉農、軋花廠、紗廠等,話語權不一樣,「我們是棉花生產大國、消費大國,是不是要建立自己的標準,自己的話語體系。」
對於國外品牌抵制適用新疆棉花,牛彈琴也呼籲中國品牌加油,把中國市場佔下來,海外品牌就會有壓力。就「種族滅絕」、「強迫勞動」等議題,牛彈琴建議,可以多讓企業前往新疆考察,親自用眼看,再加上新媒體時代可以善用公關,將新疆美的地方推廣出去。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