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掉地上「3秒內撿起還能吃」?食藥署打臉:1秒都不行

▲▼小偷,偷吃,食物掉地上,食物掉地板。(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不少人都有「3秒迷思」,認為及時把掉在地上的食物撿起來就能繼續食用。(示意圖/資料照)

實習記者閔文昱/綜合報導

有些人為了避免浪費,食物不小心掉地上會秉持著「3秒定律」,認為只要在3秒內撿起,照樣能吃下肚。不過這樣的行為卻遭到食藥署打臉,表示不論是不是秒撿,只要食物掉在地上1秒都不能吃,呼籲民眾別因為節儉而犧牲健康。

食藥署日前在食藥好文網以「食物掉到地上還能吃嗎?」為題發表文章,表示有不少人以為食物不慎掉在地上,只要快速撿起就沒問題,但其實國外有許多研究指出,掉落在地上的食物,沾染到細菌的時間和多寡,是和食物的類型有關的,例如表面較濕黏的食物,沾染到細菌的程度就絕對比乾性的食物大得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食藥署指出,就算食物僅落地1秒,都不宜再繼續食用。(圖/翻攝自食用玩家-食藥署粉專)

▲食藥署指出,就算食物僅落地1秒,都不宜再繼續食用。(圖/翻攝自食用玩家-食藥署粉專)

另外,地面的材料特性也會影響食物沾染細菌的程度,像是木質地板、水泥鋪面,或者地毯等,上面的細菌濃度會不同;此外,還有氣候條件,包括環境中的溫、濕度等都會影響,因此不能以「3秒定律」就概括所有食物都不會受到汙染,建議「不管幾秒,食物掉了就不要再吃了」

食藥署提醒,不慎攝食入病原菌,如病原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都可能會引發食物中毒,導致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所以從地上撿起的食物一定要確實清洗烹調後再食用,以確保不會病從口入。

事實上,曾獲得2004年諾貝爾公共衛生獎的16歲美國學生克拉克(Jillian Clarke)就曾做過實驗,她選用小塊的方形磁磚,在上面塗一種無害的大腸桿菌,再把小熊軟糖或餅乾丟到那塊磁磚上,結果發現不管哪種情況,食物在接觸細菌的瞬間,或者至少在一秒內,就受到污染了,因此只要食物掉落地面,就不宜食用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