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林國明。(圖/記者崔至雲攝)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學習歷程檔案將於111學年度正式用於大學申請入學,不過對於大學端究竟如何看待這些資料,高中師生、家長還是充滿不少擔憂。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林國明受教育部委託,今(30日)舉辦「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成果,彙整出3大準備方向,包括優先呈現作品摘要、保留作品呈現的完整性、強調個人獨特性和真實性。
針對「優先呈現作品摘要」部分,林國明認為,無論上傳作品形式為何,建議可在作品前放一至兩頁作品摘要。摘要的呈現,應著重課程學習的重點,如課程目的、學習收穫以及個人省思,並刪減不重要的訊息;也可以說明完成作品的動機,以及在學習過程中是否遇到困難,並進一步說明個人在團體中的貢獻。這樣的呈現方式,有助於大學審查能了解學生在習過程中的思考歷程及轉變,以及有什麼樣的成長與收穫,更能迅速發現學生的特質與能力。
對於「保留作品呈現的完整性」,林國明分析,課程學習成果應有脈絡性,完整呈現學生探索學習的歷程,包含動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解決方法、得到的收穫或啟發等。這樣的呈現方式,就算成果不好也沒有關係,能清楚交代學習的歷程軌跡,大學校系仍可以知道這是學生努力的成果,從中得知學生背後的思考邏輯、發掘學生的潛力。
▲林國明今日舉辦「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成果,彙整出3大準備方向。(圖/記者崔至雲攝)
林國明也說明,學習歷程檔案需「強調個人獨特性、真實性」,教授們期待能夠從作品中看出個別學生的差異而非千篇一律的內容。原則上可以透過展現個人學習熱忧、解決問题的能力、邏輯思考、溝通表達、創意等素養性的能力,凸顯與其他學生的差別。除了彰顯個人獨特能力之外,能夠與個人興趣連結,從個人經驗出發的內容,也都能讓教授眼睛一亮,這類作品對於大學教授來說也有較高的真實性。
出席發表會的板橋高中校長賴春錦表示,未來升學要看課程學習成果,這對高中教學造成改變,老師除了教學以外,還要思考幫學生留下學習成果;而學生除了應重視自身的資料整理和呈現,對於老師批改後的建議,也應更認真看待,不再只是看到成績。
教育部高教司專門委員周弘偉表示,高中生呈現課程學習成果的方式很多種,沒有一定要什麼樣的形式,希望透過凝聚出更明確、更具體的指引,讓大家準備學習歷程時更有方向。
讀者迴響